第5章(第2/2頁)

整個茶館奇異地安靜下來,好似和外面的世界有了屏障,空氣凝固在茶館裏面,內心前所未有的寧靜。

…………

保康吃完最後一口面湯,吃完後滿足地摸摸小肚子,洗手漱口,和師祖一起再念一遍經。

對著空空的面碗,驕傲:“師祖,面碗空了,保康肚子滿了。”

師祖:“乖。”

保康氣沉丹田,語氣豪邁:“保康和師祖開始‘飯後百步走’。”

“乖。”

師祖留下面錢,站起來領著小徒孫給茶館裏的所有人一起行一個佛禮,轉身。

老和尚從小方桌側邊緩步出茶館,高條兒的身量,不瘦不胖,雙肩平展,一手托著托缽,深青色的僧袍衣袂在腳踝上邊波浪似的翻著。那種無關男女老少相貌年齡的瀟灑俊逸,仿佛不沾染一點塵埃的樣子,深深地震撼人的心靈。

小和尚乖巧地跟在“師祖”的後面,有板有眼地學著他“師祖”的氣場,小胖臉板著,嘴角還不自覺地上翹,可愛得讓人想要尖叫。

茶館裏的人也出來,來一個“飯後百步走”。

五台縣,也就是五台山所在的縣城,地方很大,人口七八千。地處五台山腹地、五台山寺廟群中,佛寺鱗次櫛比、寶塔如林,當地人沾染佛門香火,大多有幾分“佛性”:老實忠厚,勤勞儉仆,待人純真善良,做事慢慢吞吞……

又因為五台山這個佛家中心帶來的好處,家家戶戶的生產生活基本可以自給自足,農忙務農,農閑從匠,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匠藝人,刮面洗頭,修鍋補盆編筐,做什麽活計的都有,

師祖說,“富不喜外,窮不嫌鄉”是他們的性格特征。

當然,其他地方有的“重男輕女、族村自衛”等等特點,當地人也有。

保康第一次進縣城,“古代的縣城”,那就是後人歇後語中說的“劉姥姥進大觀園”,看什麽都稀奇得不得了。

前面有大動靜傳來,他和師祖隨著人群移動,不一會兒就來到一個地方。

新上任的五台縣令號召當地富戶出資,在衙門大街的拐彎處建一座專門收養被丟棄女嬰的慈幼院,正敲鑼打鼓地熱鬧著。

保康的大眼睛閃閃亮,仰頭看向師祖:“師祖,舞龍獅子。”

師祖瞧著這一切也歡喜:“等保康的功夫練好了,師祖就同意保康舞龍獅子。”

“保康一定好好練習。”保康一副志滿意得的小樣兒。

腦袋裏暢想完自己“飛花摘葉、踏雪無痕”的英姿颯爽,伸手拉拉師祖的衣袖:“師祖,我們的托缽又‘沉’了。”

師祖低頭一看,托缽不知不覺又“沉”了,小徒孫一只手就可以托住了。

微微笑:“保康且去。”

保康不知道他師祖就這一瞬間,就在心裏轉悠著他的下一步“練功計劃”,樂顛顛地捧著托缽來到捐助箱子前面,打算將托缽裏的金子銀子銅錢都倒進去,奈何他個頭太矮夠不到……

一位身穿黑色馬褂長袍,標準“紹興師爺”笑容的中年人早就注意到這對老少和尚,見到小和尚舉著托缽墊著腳的樣子,登時笑出來。

“快樂大師,你好。”笑容那個親近。

“周師爺好。”笑得那個歡喜。

剛剛其他人稱呼一個“周師爺”,小大師不光聽到還記住了,聰明!

他第一次進縣城,周師爺就知道他的名號,真不愧是“紹興師爺”!

兩個人一時間都挺喜歡對方,就這麽看對了眼。

周師爺哈哈笑:“我來幫快樂大師。”

“謝謝周師爺。”

“應該謝謝快樂大師的慈悲心腸。”

“謝謝快樂大師,也謝謝縣令和周師爺接著快樂大師手上的‘沉’。”

周師爺一愣,隨即笑得更歡暢:“縣令老爺‘新官上任三把火’,保證燒得紅紅火火。”

頓了頓,“縣令老爺說到了五台縣五台山要吃素,還要問問快樂大師,五台縣有哪些美味的素食?”

快樂小和尚·小保康,一聽,立馬如數家珍:“點心有‘砍三刀’,茶有金蓮花,小吃有台蘑、蓧面、核桃……”

說著說著,保康一臉夢幻。

周師爺哈哈笑著繼續和快樂大師聊天,力求可以去菩薩頂蹭一頓素齋。

師祖看一眼年輕的縣令,看一眼周師爺,眼睛微合,卻也沒有阻止。

其他跟著這對老少的人,眼看這位“真天子假縣令”,還有裝師爺的周培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