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4頁)

還能有誰?劉三太太唄。

本來,就王妃先前那番話,即她說她只得三個渾小子那些話,最受傷的該是大房庶女才對。但問題是,大房的庶子庶女早就被王妃打壓慣了,像今個兒這樣的場面,直接就沒出席。都不曾聽到那些話,又談何不舒坦呢?

倒是劉三太太,雖未曾邀請她過來,但她本身就是幫著府上做事的。劉三老爺管的是外頭一些鋪子上的瑣事,而劉三太太則要幫著王妃做一些類似於采買備宴招待的事情。他倆與其說是王府的主子,倒不如說是高級管事來得更妥帖一些。

只這般,劉三太太看了個全場,也聽了個全場。

當然,先前幾人壓低聲音說的那些話,她是不可能聽到的,但後來卻是敞開了明說的,從楊冬燕問話到方氏喊老嫂子,全都被她看在眼裏聽在耳中。

怎麽形容她此時的心情呢?說是五味雜陳都是輕的。

這段時日以來,她一直在為兒女親事犯愁,確切的說,是她長女的親事。本來,府上有個劉韻頂在前頭,盡管也沒明文規定說,姐姐不嫁妹妹就不準嫁的,但多半人家還是遵循長幼有序的規矩的。

也因此,作為府上大姑娘的劉韻並不曾出嫁,甚至連說親都不曾,劉三太太就算心下一直惦記著長女的親事,也不好大喇喇的說出來。

她的本意是,等劉韻開始說親了,差不多到相看那一步了,她也可以趁機放出風去,提醒眾人她房裏還有一位待嫁閨女。

本來,按照劉三太太的預估,劉韻雖長相出挑,但遠不到大選的標準,且府上打從一開始也沒想過要讓她高嫁。只要她不參加大選,基本上就同皇室宗親,並一些頂尖勛貴人家就沒什麽關系了。那麽她就只能往下擇親,以郡王府嫡女的身份下嫁到國公府的小公爺或者侯府的小侯爺。

無論哪一點,對劉三太太來說都是好事兒,畢竟劉韻才是永平王府真正的嫡出大姑娘,只有她嫁的好了,底下的妹妹們才能說到好親事。

結果,劉韻倒是嫁了,從說親到議親再到定親、成親,那個流程就跟背後有鬼在攆一般,進行得飛快。正常走流程起碼要一年半到兩年,甚至有些會更久的,她愣是在半年之內全部走完。

也因為她嫁得急,那段時間永平王府壓根就沒可能騰出人手來再幫其他姑娘說親。

更別提,劉韻不光嫁得急,還嫁得好……就是太好了。

假如劉韻是嫁到了國公府或者侯府的,那麽劉三太太就能接著劉韻搭上其他人家,可偏生她是高嫁的,以永平王府二房嫡女的身份嫁給了安平王世子,且安平王府本身就是四大異姓郡王之首。

涼了。

說的是劉三太太的長女。

這兩邊壓根就沒法搭線,假如劉韻真的敢將娘家堂妹介紹給安平王府的至親,那她絕對沒辦法在安平王府順利立足。更要命的是,緊跟著就是劉侾定親,他要尚公主。

劉三太太真的是一個頭有兩個大。

這些人她都指望不上的,敢幫忙牽線搭橋,那不叫結親叫結仇!

更氣人的是,她在這兒著急上火,兩個嫂子卻有那份閑心幫著別人家的孩子操心親事。

眼瞅著跟自家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魏家長子定了親,劉三太太已經很難受了,但因為兩者並無任何競爭關系,她就算心裏難受,面上倒還能繃得住。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她怎麽都無法接受。

王妃真不是說著玩的,又或者說,她原本只是想岔開話題才扯到豬崽身上的,結果被楊冬燕一通懟後,愣是改變了主意。

你說我沒辦法幫你孫女說親?行啊,我就偏要讓你看看我的能耐!

甭管是四大異姓郡王永平王府王妃的身份,還是八大世家蔣家的長房嫡長女的身份,注定了她會認識很多人。

當然,王妃還沒瘋到要讓娘家侄兒娶豬崽,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世家大族只會同地位相等或者相差不算多的人家結親,哪怕魏家出了個二榜進士,在那些百年世家的心目中還是等同於暴發戶。

但其他人呢?

王妃搞了個騷操作。

她不是有仨兒子,即有仨兒媳婦嗎?世子妃的娘家毋庸置疑是最出彩的,所以直接撇開不管。二兒媳婦的娘家也是高官大族,因此也不要。最後一個三兒媳婦,她的娘家倒不是差,只是在身份方面略有些瑕疵。

也不是本人有問題,而是母族那邊稍微有些不妥。

她三兒媳婦的外祖家即本朝第一皇商。

王妃牟足了勁兒想要楊冬燕看看她有多能耐,盤算清楚後,就喚了她三兒媳婦,讓對方幫她發出邀請函,請一些娘家堂妹表妹來家裏玩,理由隨便找,什麽賞花啊賞月啊,反正大家都明白她想幹啥。

她三兒媳婦倒是一口答應了,但回去想想這理由太扯了,索性以自己過生辰為由,請了一幫子小姐妹來家,其中就有她外祖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