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4頁)

但是,會顯得特別有病就對了。

楊冬燕難得反思了一下自己,並勸道:“侾哥兒他娘,其實你以後可以省點兒事情了,這不我都過來了……”

“那可不成!萬一您老人家啥時候又走了,一時半會兒的又聯系不上咱們呢?橫豎咱們府上也不差這幾個錢,再說這些事情做習慣了壓根就不麻煩!”

劉二太太笑得很是開懷,她將楊冬燕的話自動理解成了老太太很滿意,這是在誇獎她呢!

然而,楊冬燕又陷入了懷疑人生當中。

事實上,她就沒注意到劉二太太後頭說了些什麽,只滿腦子都是那句“萬一您老人家啥時候又走了”……

她覺得吧,再跟這個倒黴兒媳婦相處下去,她怕是真的要走了。

被氣的恨不得當場撒手人寰!

偏生,劉二太太還不放過她,引著她將祠堂各處都參觀了一遍後,歡歡喜喜的道:“如今也是五月裏了,不如回頭老太太跟咱們一起去郊外?”

“去郊外幹嘛?踏青?”

“上墳啊!”

在那一瞬間,就是劉二太太這話脫口而出的時候,楊冬燕真的是用盡了洪荒之力,這才勉強控制住了自己沒擡手拍死這個倒黴兒媳婦。

你說她怎麽就會如此天真的認為孟氏是個好的呢?不管孟氏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這做法就是想讓她原地氣死!

關鍵時刻,有人來救她了。

卻是王妃蔣氏。

王妃一臉莫名的走進了祠堂,一般人對祠堂多少還是會有些忌諱的,哪怕是自家的宗族祠堂也是如此。永平王府這邊還真沒有,非要說的話,以前王妃每次進入祠堂都會頭皮發麻,卻不是因為敬畏鬼神,而是想到了老太太那張臉就感覺渾身不舒坦。

但今個兒,她的神情雖然困惑得很,但心情還是挺平靜的。

直到她在祠堂裏看到了楊冬燕。

楊冬燕啊,她不光站在祠堂的中間,面前還是那張碩大的供桌,後頭還是兩排牌位……

那氣氛,可別提了,反正渲染到位就是了。

王妃差點兒一口氣沒提上來。

“咳咳咳咳……二弟妹你是不是瘋了?”等好不容易緩過來了,王妃立馬開始控訴。

劉二太太很是無辜的看過來:“我怎麽了?我什麽都沒做呢。”

“那你為什麽要帶老太太來祠堂?三弟妹跟我說,她看到你帶著外人進了祠堂,我還以為是什麽事兒,結果……”

“丁氏可真煩!”劉二太太毫不掩飾她對劉三太太丁氏的不喜,當著楊冬燕的面就沉下臉來,“要我說,也是大哥大嫂太仁慈,才由著他們一直待在府裏。結果呢?不知道感恩也就罷了,前頭咱們要認老太太,他們不就在後頭嘀咕著說咱們不把老太太放在眼裏?”

這話裏的兩個老太太都是指楊冬燕,只是三房因為是庶出,一貫被楊冬燕的兩個嫡子劉諫劉誥排除在外。

十年期間,三房一點兒也不清楚祠堂裏供品的那些事兒,甚至一度覺得大房和二房瘋了,竟是在供品上頭大肆花銷。盡管王府是不差這點兒錢,那也沒的說把錢往水裏扔的道理。

當然,三房還沒做得那麽明顯,最多也就是背後嘀咕幾句,別說出面阻止了,都不敢當面哼哼兩句。

饒是如此,劉二太太也還是很反感他們。只因她從小在孟家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可在背後說三道四,有話直說,背後說人乃是小人行徑!

相較而言,世家女出身的王妃就要好很多了。要知道,世家大族裏的彎彎繞繞可比永平王府多上太多了。

劉二太太這般耿直是因為她娘家滿門清貴,從來就沒有庶出這種事兒,哪怕無子也是選擇過繼的,不像王妃的娘家,每一房都有庶子庶女,各種明爭暗鬥就沒少過。

但要怎麽說呢?人總歸是要為自己打算的,出於利益考慮,哪怕王妃心裏覺得庶出沒什麽大不了的,但明面上卻是一直站在劉二太太這邊抨擊的。

試想想,現如今庶出的三房一直留在王府,那麽是不是就代表等世子劉修承襲了爵位繼承了王府後,如今自己房裏的那些庶子庶女也要留著繼續膈應劉修?

王妃本人是真無所謂,這種態度是來自於她從小所受到的教育,但她卻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被膈應到。

仔細想想,劉修自打成親後就一直守著世子妃過日子,現如今房裏的三個孩子也皆是從世子妃肚子裏出來的,這還說明不了問題嗎?誠然,王妃對世子妃多少還是有些看法的,可她終究是明白,往房裏納人這種事兒遠不是世子妃所能阻攔的,尤其劉修壓根就不是那種善於接受別人意見的人。說白了,劉修就是打心底裏看不起庶出罷了。

“你若真同他們處不來,回頭尋個理由,讓他們獨立出去好了。”王妃無可無不可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