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省城這邊, 一派太平。

拜這年頭的交通所賜,就算南陵郡那邊早已是風起雲湧了,甚至還將蔣郡守這些年來所做的一切都扒了個幹幹凈凈, 但因為兩郡之間距離極遠,愣是沒能傳過來半點兒消息。

道理也簡單, 蔣郡守自然是明白他做下的事情一旦曝光之後, 會引來多大的後果。也因此,他費盡心思的將事情瞞下來。

有句話叫做,欺上不瞞下。

說的就是蔣郡守這樣的人。

當然,真要是手段高明的,想要做到欺上瞞下也容易。但事實上,要瞞住上頭很容易,起碼在濟康郡這一畝三分地上,所有事情都是蔣郡守說了算的。再說了,天高皇帝遠呢,隔了這麽遠, 怕什麽?

可對下隱瞞就沒那麽容易了, 所幸這年頭離家百裏就需要路引, 但這個路引又得分具體情況的。

像老魏家的大牛二牛當初離開本縣,前往了鄰縣, 理論上也是需要路引的, 但事實上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法子避開的。

然而,這是縣城與縣城之間, 還是相鄰的兩個縣城。倘若是府城呢?甚至直接離開了濟康郡,打算趕往南方都城呢?

那情況就截然不同了,郡守大人卡得極牢,原先還真就不小心漏出了一些消息, 幸好他反應快速,將消息攔下,即便南陵郡那頭會聽到些許風聲,無憑無據的,誰會信?便是真有人信了,憑借蔣氏族人的名頭,也沒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是的,郡守大人就是蔣氏族人,實實在在的,不摻任何假的。

當然肯定不是嫡系,像蔣氏這般傳承了幾百年的大世族,倘若是嫡系,那擁有的便是積攢了幾百年的財富,絕不至於幹出這等荒唐事兒。

他是旁支,還是庶出。

托了蔣氏一族極為在意子嗣進學一事,蔣郡守得以不花一文錢就念了族學。還真別說,他是真有讀書天賦,加上蔣氏一族對待有天賦子嗣的看重,順順利利的進學以及下場考試,一路通暢的考上了進士。

蔣這個姓氏很好用,即便他本人是知道自己是旁支庶出,可若不是自己主動提起,外人是無從得知的。尤其他嫡長兄早逝,另一個嫡子年歲太小了,家裏眼見他前途無量,就索性對外說他就是家中嫡長子,權當死了的那個是庶子。

不是沒人反對這種騷操作,可說白了,成年人的世界裏,是非對錯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利益。

總之,他自己那一支算是擺平了,嫡系那頭雖不會主動拉拔,可到底是同族人,哪怕什麽都不做,身為蔣氏一族的人,還是具有很多先天優勢的。

只這般,憑借著自身天賦和背後家族,蔣郡守愣是在三十七歲之齡,就坐上了一郡之首的位置。

在本朝,各郡太守大人是從二品。

對比永平王府自是不算什麽,可說真的,即便是有家族庇佑的人,想要年紀輕輕就爬到這個位置上,也是極為艱難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從二品官員,都是四五十歲的人,甚至年紀更大的。像蔣郡守這般,坐上這個位置時尚未滿四十,當真可以算是驚才艷艷了。

自然,他也是真的有那個能力。

即便能坐到如今這個位置上,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蔣氏一族的名聲,但反過來說,蔣家人很多的,也沒見其他人能做到這一步。他能做到,就代表著能耐極佳。

運氣也不壞。

只可惜,運氣這種事情總有一天會用光的。蔣郡守順遂了半輩子,冷不丁的就攤上了事兒。

嚴格來說,這事兒還不能全怪罪在他身上,起碼最初的問題不是他造成的。

最初,都是一些極小的問題,各地裏長上報縣衙門,指出多地糧食歉收,雖後果不至於這般嚴重,但若是放任不管,誰也不清楚來年如何。

縣衙門哪裏敢耽擱,紛紛將情況寫成報表,一層層的遞了上去。

事實上,各地的官員,包括不入流的裏長他們,都不像楊冬燕想的那般無用。他們老早就發現了,甚至比大牛發現那會兒還要更早。但因為權力有限,即便發現了問題,也沒有那個能力去解決問題,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為什麽收成會下降。

這個時候,就該將情況闡述清楚送到上峰書案之上,倘若僅此一地遇到難題,那興許沒人在意。

可如果多地如此,便會將問題匯總,再往上遞,直到送至朝廷主管農事的官員案上,由專人商議後派人去具體事件發生地,仔細勘察後,尋出糧食減產的真相,並提供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假如情況比想象之中的更為嚴重,並且無法找到問題,或者沒有確切的應對之道。那麽下一步,就該是朝廷撥糧,或者從附近郡城調糧,支援發生災禍的地方。

這是下下策,對於朝廷而言,也是兜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