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頁)

阿嬌並不在乎趙宴平能不能封賞,只要他能平安回來就好了,最好也抓到了兇手,讓荊州的百姓不用再人心惶惶。

======

五月中旬,三匹快馬一路疾馳到京城城門前,守城士兵查驗過三人的路引,放行了。

趙宴平帶著戴昌、李嚴先去了大理寺。

盧太公與兩位大理寺少卿一起見的他。

“抓到兇手了?”趙宴平三人剛進來,盧太公見戴昌一臉喜色,不禁問道。

趙宴平頷首,將陸知府蓋過官印的結案陳述遞交給了盧太公。

盧太公看完了,再移交給兩位大理寺少卿。

左少卿蔡歧沉著臉從頭看起,發現上面寫的破案過程非常簡略,但該提到的關鍵線索都提到了,甚至還贊譽了他去年的一些舉措,卻沒有一句趙宴平或明或暗的自誇。蔡歧瞥了一眼趙宴平,繼續往下看,看完再交給右少卿許獲。

等許獲看完了,蔡歧皺眉道:“也就是說,你先懷疑兇手殺鄭祿是為了報復鄭勇,再根據鄭勇的異常反應懷疑倪氏的死另有隱情,繼而從街坊口中得知倪氏曾與一個小乞丐交好。有了小乞丐的線索後,你們挨個審問府城裏的其他乞丐,發現小乞丐去寺裏當和尚了,你們再查遍了府城周圍所有寺廟,最後找出了念恩,並在他房間搜出證據,他也全都交代了?除了殺害鄭祿是出於報復,其他幾人都是在他化緣時辱罵過他,才被他記恨,招惹了殺身之禍?”

趙宴平解釋道:“這是我讓荊州官府貼出去的告示,其實真正的線索是除了鄭祿,其他死者都有苛待婦女的劣習……”

趙宴平這麽安排,連陸知府都糊弄了,是為了不讓那些已經獲得安寧的女子重新墜入泥潭,被夫家遷怒被百姓非議。念恩雖然是為了一己私欲才去殺人的,但他也希望那些女子過得好,願意配合他的說法,趙宴平也分別叮囑過那些女子,千萬不要自己說漏嘴。

荊州百姓只關心抓到兇手破了案子,並不會仔細深究念恩的殺人動機。

聽說了真正的破案過程,盧太公摸著胡子點點頭,這個小徒弟真不錯,能破案,還體恤百姓,安排地很周到。

蔡歧卻很慚愧,他去年查案時也聽說了張福、鄭勇有打女人的惡習,但因為第二個確認身份的死者是個兒子兒媳街坊都誇贊的好人,沒有仇家,鄭勇的前妻死了太久也沒有會為了她去報復鄭勇的嫌犯,蔡歧才忽略了這條線索。

“真是年紀大了,不如你們年輕人了。”蔡歧苦笑著道。

他也是五十歲的人了,本來上任大理寺卿被撤時他有希望升上去,沒想到皇上又把辭官養老的盧太公請了回來。

趙宴平拱手道:“大人不必自謙,下官三人能破此案,還要倚仗大人去年已經在荊州徹底排查過一遍,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如果沒有大人的排查,下官到了荊州肯定也會像大人一樣各個方面都要顧及,事情一多,紛紛雜雜,便難免有所疏忽。”

蔡歧聽了這話,心裏十分舒服,去年他是沒能破案,但在荊州的幾個月他片刻也沒閑著,他無愧於心。盧太公沒誇他,也沒有責怪他什麽,只是大多數官員百姓都只憑結果看人,破不了案便是沒用,便是無能。

對比那些人,能感激他的付出的趙宴平立即變得討人喜歡起來。

右少卿許獲眯了眯眼睛。

趙宴平被盧太公收徒後的表現許獲都看在眼裏,見趙宴平從不與其他官員結交,許獲還以為趙宴平同盧太公一樣,都是只管破案不在乎人情往來的直腸子,沒想到這次趙宴平破了震驚本朝的荊州焚屍案,竟然不驕不躁,還小小地拍了蔡歧的馬屁?

任誰都看得出來,盧太公在大理寺待不了多久了,許獲一直在暗中與蔡歧爭奪繼任大理寺卿的資格。趙宴平破了荊州案,正好襯得蔡歧無用,顯出他的好來,可趙宴平三句裏不忘提一句蔡歧的好,皇上看了,能不偏心蔡歧?

“給陸知府看的結案陳述可以這麽寫,但上奏給皇上的,還是要如實道來,不如我再重新寫一份陳述吧?”許獲先誇了誇蔡歧、趙宴平各自的功勞,連盧太公慧眼識人的馬屁也拍了,再主動提議道。

蔡歧抿了抿唇。

趙宴平看向盧太公。

盧太公只是不喜歡官場上的勾心鬥角,看戲他還是懂的,收回趙宴平寫的那份結案陳述道:“不用那麽費事,我現在就去見皇上,具體內情,我會一一向皇上稟明。倒是你們,嘴巴都給我管嚴實了,不許傳出去只言片語,擾了荊州那些婦人的安寧。”

趙宴平等人都點頭。

盧太公收起結案陳述,拄著拐杖,慢悠悠地去禦書房找淳慶帝了。

去年盧太公不誇蔡歧,是因為蔡歧沒能破案,他沒有理由誇,今年案子破了,盧太公坐在淳慶帝禦賜的椅子上,該分給蔡歧與趙宴平的功勞盧太公一句都沒落,當然,趙宴平是他老年收的最後一個徒弟,還這麽給他長臉,盧太公誇趙宴平誇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