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4/4頁)

交了卷,眾考生在太監和侍衛的帶領下,離開皇宮,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曾有時間好好看看皇宮。

剛離開皇宮,溫續文就聽到李司祈和周江寧松氣的聲音,微微一笑,“原來表哥也緊張啊。”

李司祈苦笑,“第一次見到皇上,當然緊張,”雖然他們連豐靖帝長什麽樣都不知道。

溫續文心想也是,他也緊張,只是不曾表現出來。

按照慣例,殿試的成績,三日後便會出來,然後張貼金榜。

因此也叫金榜題名。

殿試有三甲,一甲總共有三人,便是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的稱號。

也只有一甲的三人,才有機會進宮面聖,被皇帝親自授官。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殿試成績公布,沒有意外,溫續文蟾宮折桂,中了狀元,李司祈雖然會試壓尤尋遠一頭,但殿試又被尤尋遠反超,成了探花。

豐靖四十三年,新鮮出爐的一甲便是溫續文,尤尋遠和李司祈。

額,溫續文發現這兩人都是他表哥,而且都是嫡親表哥。

......

早朝,金鑾寶殿

豐靖帝年輕時早朝是每日一次,堅持了幾十年,這等毅力在歷朝歷代都不多見。

幾年前,豐靖帝的精力明顯衰弱,便在文武百官的百般相勸下,改為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

今日便是大朝會,京中五品以上,且有實權的官員,皆要參加。

文武百官分列兩邊,吳王,楚王和燕王三位皇子穿著親王蟒袍站在最前列。

豐靖帝身著明黃色龍袍,坐在龍椅上,微眯著眼睛看向底下的眾人,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先帝駕崩時,拉著朕的手,讓朕照顧好二弟,但朕未能完成先帝的囑托,讓二弟早早離朕而去,二弟離世前,求朕務必尋回他的獨子,這二十年來朕一直派人尋找,本以為朕會帶著這個遺憾去見二弟,不曾想上天眷顧,終於讓朕找到了。”

“臣等恭喜皇上。”

眾大臣早就得到了消息,對此並不意外。

豐靖帝臉上露出幾分笑容,“皇室血脈流落民間二十多年,朕的侄兒受了太多苦,但他不愧為皇室子弟,便是在民間,依舊好學上進,更是在三日前的殿試中考中狀元,眾位愛卿覺得,朕應該封侄兒什麽官位?”

聽到這話,眾位大臣心中一凜,重點來了。

這話可不好答,誰都看得出來豐靖帝對這位剛找到的睿王獨子很滿意,萬一說低了惹豐靖帝不滿就不好了。

可若是往高了說,那就更不好說了,誰知道在豐靖帝心裏幾品算高。

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上鴉雀無聲。

豐靖帝見此,神色如常,看向威遠侯,問道:“張愛卿有何想法?”

威遠侯是吏部尚書,掌管天下官員的升遷和調任,這個問題問他再合適不過。

威遠侯也是頭皮發麻,覺得棘手,想了想,道:“回皇上,殿下才識出眾,又是皇室子弟,便是當臣這個吏部尚書也是當得的,只是目前六部中似乎沒有空閑的官職。”

不是沒有空閑的官職,而是沒有適合溫續文的空閑官職。

說完這話,威遠侯心裏惴惴不安,生怕哪裏說得不對。

豐靖帝倒是沒惱,還笑了笑,“六部沒有空缺,那便看看其他,都察院或者通政使司?”

都察院的左都禦史告病沒來,右都禦史在心裏暗罵一句倒黴,只得出列道:“回皇上,都察院也沒有空缺。”

誰願意請個祖宗回去,到時候該聽誰的?

右都禦史說完,宋修德出列,恭聲道:“皇上,通政使司也沒有空缺。”

之後,豐靖帝又問了幾個人,全都是沒有空缺。

豐靖帝溫和的臉色不再,沉著臉,“怎麽,朕的侄兒就無處可去了?”

“皇上息怒。”

眾大臣連忙跪下。

這時,吏部侍郎突然開口,道:“皇上,日前北城兵馬司的指揮被罷官免職,新的指揮還未曾上任。”

五城兵馬司隸屬於都察院,負責盛京的治安,疏通街道等事。

其中,兵馬司指揮是正六品。

皇上聽言臉色並未舒緩,怒聲道:“大膽,區區正六品,如何配得上朕的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