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4頁)

雖然品味可能不是太好,但心意最重要。

剛寫完,溫續文正要交給何順去送信,書房的門被敲響。

老吳走進來,道:“表姑爺,有您的信。”

信?

家裏的回信到了?

不對,他的信才寄出去不到一個月,哪有那麽快。

溫續文接過來,揮手讓老吳下去,他撕開信封一看,裏面有幾張折起來的信紙以及又一個信封。

上面寫著“修德兄親啟”。

溫續文沒聽過這個名字,暫且把這些信封放在一旁,展開家書。

確實不是給他的回信,上面第一句便是問他路上順不順利,國子監的宿舍好不好之類的,很顯然這是李氏寫的。

隨後換了一種字體,是許士政的柳體,他沒有過多寒暄,跟溫續文解釋另一封信的存在。

原來這“修德兄”是許士政的同鄉加同年,全名是宋修德。

當初殿試,宋修德高中榜眼,便一直留在京城,許士政則外放到鄭縣,兩人的交集便少了。

但兩人自幼一起長大,幼時的情誼還在,再加上宋修德早年家境不好,多虧許士政對他的資助才讓他能安心讀書,所以宋修德心中對許士政一直有一份感激之情。

這十幾年來,兩人雖未謀面,卻每年都有書信來往,宋修德更是每逢過年都會給許士政送份年禮。

溫續文來盛京讀書,許士政想過讓他去拜訪宋修德,可又覺得有些不妥,便一直未決定下來。

直到溫續文啟程後不久,許士政收到了宋修德的書信,他在信中主動提及溫續文的事,埋怨許士政沒把他這個故交放在眼裏,姑爺來盛京的事都不寫信告訴他。

原來,當初許士政推薦溫續文進國子監的文書到了盛京後,宋修德就看到了,他一直等著許士政給他寫信,結果一直沒等到,只好自己寫信挑明此事。

看了宋修德的信,許士政也放下了自己心中的一點固執,給宋修德寫了一封回信,讓溫續文帶信去拜訪他。

溫續文眼神有些復雜,沒想到他老嶽父還有這樣的人脈。

宋修德,正三品通政使,實打實的簡在帝心,是豐靖帝的心腹。

溫續文自然知道宋修德的名字,卻不知他竟然和許士政有些源遠。

至於他為何會知道溫續文進了國子監,這就很簡單了。

通政使是通政司的一把手,負責的就是上傳下達——傳達帝命,下情通達,任何從中央發出的命令都要經過通政司發出去,同樣地,下面匯給中央的信息也要經過通政司。

宋修德會知道溫續文,再正常不錯了。

倒是他會知道溫續文是許士政的姑爺,有點意外,看來這位宋通政使不是一般的念舊情。

若非許士政不曾想過接受他的幫助,許士政恐怕早就升了好幾次官了。

又或許正是因為許士政未曾要求過他,讓宋修德更加重視這份恩情。

溫續文搖搖頭,收回思緒,不管怎麽說,目前看來,他似乎成了受益的那個人。

不過今日沒有時間了,想要拜訪宋修德,得等到下次休沐。

溫續文接著往下看信,字體又變了,看到這字,他眉心一跳,沒忍住抽了抽嘴角,小妹這字確實不同凡響。

不能說難看,也有女子的秀氣,可就是讓人看了覺得怪異,總覺得哪裏不對,也算是自成一派。

溫續文.強迫自己忽略字體,重視內容,許舒靜的內容都是在請功,說她怎麽硬拉著許舒妤出門,還有她把書局打理得多好,替溫續文多得了多少分成,最後日常一催更,讓溫續文不要忘了寫《後宅》。

最後一頁,是許舒妤寫的,那熟悉的簪花小楷字體,溫續文一眼便認了出來。

溫續文嘴角不自覺勾起,許舒妤和他一樣,只是寫了些他離開後發生的事情,都是一些瑣事,他卻不覺得無聊,認認真真地看完。

信的最後是許舒妤以四個字結尾:願君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