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3/5頁)

蕭璟自然是點頭:“恭敬不如從命。”

北周是在馬背上得的天下。

皇子王孫在這方面的訓練,從來沒有落下過。

蕭璟天賦異稟,而蕭琮母家更是世代從武,兩人打起來總是分外的精彩。

在他們的較量中,十次有幾次是平手,剩下的勝負對半分。

對虎賁營的將士來說,三皇子雖然不是他們營中人,但是身手同四皇子不相上下。

每次來這裏,同四皇子較量的時候,營中將士都會放下一切,興奮地聚集過來看他們比鬥。

兩人換了鎧甲,上了馬。

蕭璟的兵器是槍,蕭琮則用一雙重鐧。

在虎賁營將士擂起的戰鼓聲中,兩人的馬繞著校場走了一圈,隨即猛地發起沖鋒!

“好——!”

兵刃相擊,兩人錯身而過,彼此的虎口都在因為這一擊而震得發麻。

沒有稍停,兩匹馬發出嘶鳴,再次轉向,沖向對方。

鼓點密集,兩人交鋒幾次,打得旗鼓相當。

場中將士越看越是激動,望著二位殿下的交手,忍不住也同近旁的人比劃起來。

蕭璟長槍一掃,蕭琮雙鐧格擋,整個人往後一仰,在蕭璟收槍時用力一絞。

蕭璟手上勁力再吐,蕭琮卻發出一聲輕笑,雙鐧再度用力,直接將他的槍頭從槍杆上絞飛了出去!

只聽“叮”的一聲,槍頭飛出,釘在了場邊的一堵盾牌上。

蕭璟收回了槍,發現自己的武器由槍變作了棍:“……”

而蕭琮已經再次在馬上坐直了身體,握著雙鐧笑道:“我早說過了四弟,銀槍蠟頭。”

這思路別致,他在戰鬥中竟然卸了對手的槍頭。

蕭璟握著沒了槍頭的槍,雖然還能再接著打,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我認輸。”

他說著,從馬上翻身下來,去拔下了被絞飛出去的槍頭。

虎賁營的將士本來期待著一場熱血沸騰的比試,可是沒想到卻結束得這麽快,還這麽潦草,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行了,結束了。”蕭琮也從馬上下來,把馬跟兵器都給了蕭璟的親兵,自己來到弟弟面前。

他贏了蕭璟一次,心情好轉,也有了興致跟他商討起如何把這槍頭焊得更加牢固。

等到晚間回了宮,蕭琮去母親於貴妃宮中陪她用膳,於貴妃在席間問起他今日去了哪裏,蕭琮心中的不服和怨氣才又再一次翻湧起來。

於貴妃膝下兩個成年的兒子,長子一生下來就養在成元帝的母親身邊,既不成器,同她也不親近,只有蕭琮是她親手養大的,被她寄予厚望。

每回兒子來自己的宮中,母子二人都會說許多的事,從朝中局勢,再到其他,可以說是步步為營,苦心孤詣。

可是他們母子二人這般汲汲營營,卻始終比不上中宮。

於貴妃聽兒子說完今日在賬中的事,聽蕭琮冷笑道:“這些東狄人也跟我們北周的人一樣,個個看碟下菜,有了這樣的消息只去找老四,而想不到我,就好像我不是皇子一樣。”

於貴妃聽著這個消息,這確實是功勞一件,辦得好了,還能讓寧王府欠下他們的人情。

她放下了象牙箸,溫和地對兒子說道:“琮兒,在你出生之前,皇後剛剛夭折了一個兒子,你父皇十分的傷心,不過很快卻等到了你出世的消息。他十分歡喜,因此給你取名琮,琮是宗室之器,你父親是對你寄予厚望的。”

蕭琮看著她,見到母親的臉在這明亮的燭火下依然美如月華,聽她對自己說道,“你記住你的名字,永遠都要沉住氣。不管旁人現在對你如何看碟下菜,只要未登上那個位置,你們都是一樣的。”

皇子皇子,離太子終究是還差了一步。

沒有越過龍門,沒有化龍,不管是中宮所出還是貴妃所出,就都一樣。

這個道理那些人不明白,但是蕭琮自己得明白。

蕭琮輕呼一口氣:“母妃說得是,兒臣記住了。”

於貴妃同兒子說完之後,才又拿了他的碗,親手給他盛了一碗湯放在他面前:“旁人不給你,你便自己去取便是了。”

蕭琮道:“我知道。”

於貴妃對他笑了笑,說道:“吃吧,多吃點。你舅父才為你父皇去尋了一副他一直想要的畫,明日你便親手把那畫送給你父皇。”

既然他們不如中宮,那就要時時刻刻在成元帝面前,讓他記住他們。

蕭琮聽著母親的話,忽地開口道:“這些年也難為舅父了。”

於貴妃輕嘆,誰說不是呢?

他們於家當年把女兒嫁給還是成王的成元帝,如何想得到他會日後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

本來把女兒嫁給一個閑散王爺,就是不想要走到功高震主的境地,後來事情發展成這樣,於將軍只能更加謹言慎行,還在邊境多年都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