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明月光前女友(23)(第2/3頁)

一個月後,皇城敲響喪鐘。

老皇帝在床榻上病逝。

這事來得突然,皇子們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

很快朝堂上掀起了腥風血雨。

在老皇帝的遺詔裏,他中意的接班人是早年培養的太子。

有志於天下的三皇子與四皇子自然不服,依照老皇帝平日的寵愛程度,太子近年來愈發朝著隱形人靠攏,聽說成日與太子妃膩在一塊談情說愛,消磨了鬥志。

若不是他身後有著嶽家的支持,皇子弟弟們壓根不將他們這位大哥放在眼裏。

新帝登基前十天,三皇子率領軍隊發動宮變。

未遂,被斬於新帝劍下。

血濺三尺。

救駕的宗親大臣們接到通知後氣喘籲籲趕來,正好看見新帝坐在龍椅上,隨手擦拭著劍鋒的血漬,神情淡然至極。

個個都不敢吭聲了。

四皇子很快也步了三皇子的後塵,隔天從馬背上摔落下來,落了個半身不遂,醒來差點沒瘋掉。

最有皇儲潛力的兩位繼承人死的死,癱的癱,沒一個好下場,剩余的皇子哪裏還敢輕舉妄動,想辦法彌補兄弟情誼,再不濟也想在新帝面前留一個乖巧溫順的好印象。

抱大腿同樣講究技巧,當面示好的次數不能太多,否則馬屁容易拍到馬腿子上。

於是各家的皇子妃們搖身一變,成了這段時間內出門最勤的外交官,天還沒亮就趕著去東宮請安問好。

後來皇子妃的隊伍又加入了一批大官夫人,那陣勢浩浩蕩蕩的,頗為壯觀。

作為東宮唯一名正言順的女主人,辛如意自然要親身作陪,一整天都在同女眷吃茶賞花,每天只能睡兩個時辰。換做是從前的她,恐怕早就不耐煩跺腳走了。

辛母來過幾回,一面是欣喜小女兒終將母儀天下,從此富貴榮華享之不盡,另一面亦是憂心她性格單純率真,應付不來那繁瑣的人際交往。

同時辛母還試圖說服小女兒收斂自己的醋性,必要時替新帝擇選美妾,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畢竟新帝今非昔比,是真正的君。

宰相府縱然再強盛,也只是俯首的臣子。

辛母看得很明白,此前太子處於劣勢境地,不得不尋求宰相的支持,專寵小女兒是情有可原的,他需要對嶽父這邊做出交代。

而現在,太子大勢已成,更是無需仰仗任何人。

富有四海的帝王又怎麽會只鐘情一人?

辛如意對母親的憂心忡忡不以為然,她雙手撐著腮,仍有幾分閨閣少女的天真,“娘你就是想得太多了,殿下,哦不,是陛下他不是那種人。”

婦人沒有吭聲。

小女兒到現在還自信滿滿,是因為她沒有見到那晚陛下的失態。

三皇子逼宮時,為了爭取更強大的後援,竟然鋌而走險,劫持了大臣女眷,以此要挾談判。

辛母就是其中之一。

令她更意想不到的是,三皇子也擄了大女兒。

大女兒還在服喪期間,不施粉黛,穿著一身清淡的素服,與衣裝華麗的夫人們形成鮮明的對比。辛母不得不承認,在她所生的兩女一兒中,大女兒的容貌最為出色,恍如神仙妃子般清艷無雙。

那三皇子竟也被迷暈了頭,言語間多有挑逗之意。

然後辛母聽得唰的一聲。

人頭落地。

血染三尺江山屏風。

辛母回想當時新帝那擇人欲噬的眼神,至今仍覺渾身發麻,不寒而栗。

不止是她,恐怕在場很多夫人能察覺到新帝對將軍夫人的“異樣”。

不然他之前被三皇子辱罵時一直按兵不動,怎麽偏偏因為這幾句調戲就動了殺心?

新帝手段狠辣,誰也不敢撞上刀口,便有意識選擇遺忘了此事,閉口不提那晚的兇險情境。

辛母望著小女兒純真的眼睛,那話就堵在了嗓子裏。

難道她能跟小女兒說,她成親三年的丈夫對姐姐還余情未了嗎?

即使是辛母想瞞住這個嚇人的事情,然而沒過幾天,當事人主動坐實了真相。

一紙立後紅詔越過東宮,遞到了將軍府。

宣旨的是新帝本人。

太監捧著詔書,還沒開口,便聽得身邊的君王含笑出聲。

“秋八月辛未,白酒新熟,黃雞啄黍,時節正好。立皇後辛氏,從此同心一體,承宗廟,策天下。若蒙慨允,寡人不勝感激,唯以余生換白頭。往後春生夏長,可松花釀酒,可春水煎茶,可垂楊白馬,可畫船雨眠。可待兒女牽衣嬉笑,百年共葬。”

不只是太監,跟隨的史官傻眼了。

這……這陛下也太任性了吧。

不按著詔書上寫的文章來念,他要怎麽記錄?

就在史官一臉糾結的時候,任性的陛下折下腰,早早牽住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