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2/3頁)

一語驚醒夢中人,安王光顧著看穆家了,差點忘記穆青瑤是在顧家長大的,還有個正在北境領兵,位列侯爵的表姐。

之後穆青瑤從大理寺出來,顧家毫不避諱地將她接了回去,不僅替她籌備婚事,顧啟錚還認她做義女,讓安王徹底放下了心。

穆青瑤在離開大理寺後大病了一場,不管吃多少藥,始終都不見好。

父兄問斬那日,她更是嘔了血,若非之前被皇帝叫來給顧浮問脈的太醫還在,穆青瑤怕是要隨著她父兄去了。

可即便救回來,穆青瑤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林月枝見穆青瑤身子一日弱過一日,終於在一天夜裏,坐到了無法入眠的穆青瑤床邊,問她:“你可知,我為何會跟著將軍從北境來京城?”

穆青瑤不知道,林月枝便把她家因英王而遭到汙蔑,全家滅門的事情和穆青瑤說了。

說完,林月枝將穆青瑤散落在臉頰邊的一縷青絲拂到耳後,輕聲道:“你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嗎?我家是遭人陷害,可我依舊難逃厄運,被人押去西北充作軍妓。姐姐護著我,沒叫我在路上就被人破了身子,也因此在抵達西北後,讓我有機會被西北軍挑揀出去高價賣了換錢。

“後來我遇到將軍,我識破她的身份還故意告訴她,其實是想讓她殺了我滅口,因為那樣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再過下去了,可她沒有殺我。她知道我的遭遇後為我贖身,還買了宅子來安置我,聽她手下說,她曾問西北軍打聽了我姐姐的下落,但她沒和我說,因為姐姐不在了,軍妓營那種地方,怎麽可能活得下來。

但她怕我傷心,沒讓我知道。後來她要離開北境,還特地將我帶走,問我是想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住下,還是跟著她去京城。

“我求她帶我回京,因為我想替父母姐姐報仇,我想讓英王償命……”

仇恨像熊熊燃燒的烈火,將林月枝燒得面目全非。

如今再說起來,林月枝依舊難以平靜,可她願意揭開自己的傷疤勸慰穆青瑤,只因為對顧浮來說,穆青瑤是很重要的家人。

“你比我幸運,你自小就認識將軍,所以哪怕你父親娶的細作泄露了軍事機密,致使西北損失慘重,哪怕你哥哥勾結逆賊,犯了必將牽連你的大罪,你依舊能在將軍的庇護下,逃離被人踩進汙泥裏的命運。”林月枝說:“我也知道,你如今這樣,定是覺得與其活著,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可我還是希望你能好好想想,他們雖是你的父兄,可一直以來養育你的是顧家,擔心你,照顧你,把你當成家人的也是顧家,至少為了他們,讓自己好好的吧。”

穆青瑤從林月枝說話開始就在默默地流淚,待到最後,她已是泣不成聲。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穆青瑤重新振作起來,努力讓自己恢復健康,變回原來的模樣。

只是偶爾,夜深人靜,卸去首飾與妝容,面對鏡子裏的自己,她還是會忍不住發呆出神。

“姑娘,該睡了。”綠竹過來提醒她。

穆青瑤這才回過神,去床上睡覺。

第二天,大年初一,前一天晚上從北境來的戰報跟長了翅膀似的飛遍京城,讓本就熱鬧的年節更添了幾分喜慶。

如今說起忠順侯,也沒人敢再說她的不是,更有些讀書人格外針對看不起忠順侯的人,讓京城的輿論風向變得和之前截然相反。

因顧浮的緣故,京城不少閨閣女子也在意起了邊境的戰事。

從書院得了五日假期的瑞陽長公主早起去向母後請安,閑聊時說起這事,瑞陽長公主安靜了片刻,突然對皇後道:“母後。“

皇後:“嗯?”

瑞陽:”女子書院存在的意義,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皇後讓瑞陽作為表率進入書院之前,就和瑞陽坦白過,說那些異聞怪事不過是她建立書院的手段,讓瑞陽不必感到害怕。

可惜瑞陽道行不夠,怎麽都猜不透皇後費盡心機弄這麽一所女子書院是要做什麽。

直到她經歷了左迦部的求親,險些被騙遠嫁,後來又得知顧浮曾去過北境從軍,如今又聽說顧浮在北境立下軍功,她終於明白了什麽——

不想被人擺布欺瞞,就不要局限自己的眼界,只去看那些人想讓你看的東西,做那些人想讓你做的事情。

要學習,不斷地學習,學會自己思考,學會探究和冒險,學會持筆拿刀,讓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旁人不敢打自己主意的地步。

女子並非天生比男子差,只要接受同樣的教育,她們能拿出同樣甚至更好的成績。

可手中無刀,就只能任人宰割。

就比如說她,若她如顧浮一般是個領兵打仗的能手,那些人怕是瘋了才會敢逼她去和親。

皇後也沒多問,只說:“明白了,就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