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2/2頁)

這……何樂不為?

就這麽著,女子書院直接跨過了“能不能力排眾議成功建立起來”的難題,並得到了京城世家大族的追捧。

更有人說,歷來進士皆稱之為“天子門生”,那女子書院的女學生,就是皇後的門生。

誰不想和天家扯上點關系呢。

皇帝還特地請了國師為書院起名,國師揮筆寫下“靈犀書院”四個大字,被做成牌匾掛在了皇城邊那座園子的大門上。

然而京城未婚女子眾多,各家之間的關系也是錯綜復雜,為了更好地挑選學生,皇後接連幾日分批召見,終於在七天後,選出了第一批入住女子學院的學生。

說來也是奇怪,從那百余名姑娘入住靈犀書院開始,京城內的怪事便戛然而止。

頓時就恢復了往昔的寧靜。

……

天氣逐漸轉涼,穆青瑤的父兄回京那日,顧浮跟書院請了一天的假——這次被選入靈犀書院的學生年齡分為兩個階層,一是和瑞陽長公主差不多,年齡在十五歲到十七歲左右,一是年齡十歲到十二歲的小姑娘,所以顧浮和穆青瑤都因年齡不符而被排除在外。

但皇後給顧浮留了司業的職位,讓她協助管理書院。而顧浮雖然年紀不大,還沒成婚,但因是國師的未婚妻,她並未在擔任司業一職上遭到任何反對。

等書院的管理模式固定後,顧浮有了空閑,還要兼職當書院的武師傅——

京城裏會武的女子實在是太少了,而習武又不像學文,一招一式都有講究,糾正起來免不了肢體接觸,皇後挑選了許多武師傅,最後還是決定先找出身將門擅長騎射的女子,來教學生基礎,再讓顧浮來教學生武功。

顧浮都想好了,她願意將未來余生都耗費在女子書院上,和皇後一起從調整學生入學年齡,擴大學生人數開始,一步步將靈犀書院打造成她們理想中的模樣,等到靈犀書院穩定,她們還可將女子書院塑造為祥瑞的象征,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建立第二所書院,第三所書院……

和顧浮不同,自從不用入宮伴讀,穆青瑤就把時間都花在了穆府,還每日都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全然沒有平日裏的淡定與從容,可見她盼這一天盼了有多久。

所以顧浮特地在穆衡回京那日,放下書院的事務,入了趟宮。

如她所料,穆衡攜家小入城後,先讓那在北境娶來的續弦以及小女兒回了穆府,自己則帶著兒子穆邵卿,入宮面聖。

顧浮看時間差不多,就去宮門口等著。

顧浮一身男裝,牽著匹馬,等了大約半刻鐘,終於等來了穆衡和穆邵卿。

這對父子看見顧浮的背影,俱都感到眼熟,等顧浮轉過身,兩人先是以為自己看花了眼,隨後面露驚駭,仿佛青天白日見了鬼。

穆邵卿更是指著顧浮,結巴道:“顧、顧……”

顧浮沒等穆邵卿把“將軍”二字說出口,就走到這對父子面前,行禮道:“舅舅,表哥,好久不見。”

穆衡不是傻子,聯系顧浮的面容和名字,再結合顧浮對他們的稱呼,他還有什麽想不明白的。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深陷震撼無法自拔,還險些對顧浮這個小輩回了平輩禮。

父子倆徹底傻掉,從西北帶回來的下人將他們的馬牽過來,顧浮叫他們上馬他們便上馬,帶他們倆朝曲玉巷去,他們也都乖乖跟著。

半路上,穆家的下人察覺路不對,便提醒道:“老爺,少爺,這不是回家的路。”

穆衡和穆邵卿齊齊看向前頭帶路的顧浮,顧浮回頭道:“自然不是回家的路,怎麽,你們不去顧家接青瑤嗎?”

穆衡:“是是是,是該先去把青瑤接回來。”

那下人又一次插嘴:“老爺,您忘了夫人舟車勞頓身體不適,還在家裏等著您嗎?”

顧浮不等穆衡說話,嗤笑一聲:“舅舅,你家的下人好生機靈,手也伸得挺長,竟管起了主人家的事情。”

穆衡習慣了把顧浮當成北境軍的統帥,一時調整不過來,也不覺得顧浮這個小輩教訓自己的家仆有什麽不對,甚至因此責怪起了妻子。

穆衡早便知道自己再娶的妻子習慣收買自己身邊的下人幫自己邀寵,但因享受妻子的依戀,穆衡一直以來都縱著她。

可見是縱壞了,竟覺得他好擺布,要攔著他去接青瑤回家。

顧浮又道:“青瑤很想你們,這些年在京城,顧家雖不曾虧待過她,但終究是寄人籬下,總有人覺得她好欺負。去年臘月,我剛回來那會兒,還曾親眼目睹她被臨安伯爵府家的庶女推入湖中。”

穆邵卿猛地回神看向顧浮:“什麽?!”

穆衡亦是咬牙切齒:“他們怎麽敢!”

顧浮:“這些事,青瑤多半不會告訴你們聽,那就由我來說,希望你們別覺得她在京城過得都是好日子,就覺得對她沒有虧欠,也別因為有了新的女兒和妹妹,就忽視了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