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2/3頁)

比如去年臘八,英王府遭了刺客,英王還險些被國師當成刺客一箭射死,那刺客至今也沒抓到,但聽說自那之後,常有住在宣陽街的人表示,能聽見自家屋頂被人踩踏的聲音,可出來一看又什麽都沒有。

便有聲音嚷嚷著那不是刺客,而是鬼魂,不然怎麽會到現在都抓不到人。

還有說書先生把此事編纂,添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情節上去,說國師大人怎麽可能失手,那一箭定是瞄準了刺客,可惜刺客不是人是鬼,所以箭矢才會穿透刺客落到英王身上去。

圍一塊討論的姑娘裏面,有一個家住仁安巷的姑娘還說:“絕對是真的,就去年臘八晚上,我看到有個黑影在我屋外的窗戶邊,嚇得我險些哭了,後來我壯起膽子去開窗,外頭卻什麽都沒有,你們說奇怪不奇怪。”

罪魁禍首顧浮,心虛地喝了口茶。

再比如近些日子很受歡迎的一家酒鋪,賣酒的掌櫃常說他們家酒鋪剛開那會兒,曾在夜裏丟了一壇酒,但在擺放酒壇的架子上發現了一袋子酒錢。

於是便有人說這家酒鋪的酒好喝,好喝到連神鬼都愛喝。

顧浮聽著耳熟,便向她們打聽:“什麽酒這麽厲害。”

姑娘們告訴她:“說是叫黃沙燙。”

顧浮:“……”

破案了,那壇酒是被她拿走的,酒錢也是她留的,顧浮還記得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她把酒帶到了祁天塔,分了傅硯一碗。

如今這事會被傳出來,多半是郭兼又缺錢了,便拿這樁舊事做噱頭,好讓人去買他家的酒。

此外還有城南廢棄無人的宅子裏半夜傳來詭異的歌聲;西市碼頭的船只上明明沒有載多少東西,卻吃水過重;還有入京述職的官員遇到個江湖騙子,把騙子扔水裏之後,騙子沒有掙紮,直接沉底不見蹤影……加起來足有七八起。

顧浮確定其中只有兩起奇異怪聞和自己有關,便沒放心上,只當聽個樂。

下午皇後召顧浮去鳳儀宮,上次兩人因分歧不歡而散,這次見面竟都選擇了退讓。

皇後說:“沒有什麽路是好走的,若能讓後人少些磨難,如今辛苦些也沒什麽。”

顧浮也說:“想個中折的法子吧,不改換初衷,但也無需將我們的圖謀就這麽擺到台面上。”

兩人一拍即合,尋找起了第三條路。

中途景嬤嬤端上茶點,皇後突然想起什麽來,問顧浮:“我侄兒近來可有去找你?”

皇後的侄兒?李禹?

顧浮搖頭,並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顧家二姑娘的身份可和李禹沒什麽關系,李禹沒道理特意來找她,除非……

顧浮試探著問:“李禹他……知道了?”

皇後面帶苦笑,點了點頭。

可當顧浮追問李禹是什麽反應,她卻又說不出話,只長長嘆了一口氣。

……

宣陽街,朝著祁天塔駛去的低調馬車突然沉了一沉,駕車的車夫來不及停車,扭身掀起車簾的同時,拔出了藏在靴子裏的短刀。

“呦呦呦呦呦!!!”不速之客發出一串怪叫,並很沒形象地退到了馬車最裏面,讓端坐車中的傅硯替他擋刀。

傅硯:“……退下。”

車夫這才收刀,並打了個手勢讓藏在暗處的人不用出來。

“小師弟日子過得不錯啊。”不速之客慢悠悠從傅硯身後出來。

此人樣貌尋常,算不上好看,但也算不上醜,屬於丟進人群裏一眨眼就找不到人的類型。

但他身上穿著一件雪白的道袍,若是個啞巴,不會胡亂叨叨,就很有幾分飄逸出塵的氣質。

傅硯稱呼他為:“師兄。”

傅硯的師兄,蓬萊仙師座下大弟子——司涯不客氣道:“說說,找師兄來什麽事?”

傅硯:“幫我騙人。”

司涯大袖一揮,爽利道:“簡單,騙誰?”

傅硯輕描淡寫說出一句:“全京城的人。”

司涯愣住:“啥?”

傅硯垂眸:“具體的你隨我入宮再說,這也是我一個人的主意,得另外三人同意才行。”

司涯越聽越懵:“還得入宮?不是,什麽叫你一個人的主意?另外三個人又是誰?”

傅硯簡單和司涯說了一下顧浮與皇後如今遇到的難題,並對他道:“只要陛下與娘娘,還有阿浮同意,剩下就看你了。”

司涯和傅硯是兩個極端,不僅愛笑愛說話,還很沒正經,因此聽完傅硯的話,他的注意力全落到了顧浮身上:“那個‘阿浮’就是你媳婦對吧?”

傅硯:“嗯。”

司涯嘿嘿一笑:“這名字不錯,來來來,把她生辰八字告訴我,我給你們倆算算。”

傅硯知道自己這個師兄別的不會,信口胡說哄人開心的功夫一流,明知道是假的,但還是想從他這裏聽些好話,便把顧浮的生辰八字和他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