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2/2頁)

皇後還要打理後宮事務,身邊人手不夠,就另外騰出京中一處皇家別苑——晚袖齋來放參選男子的名冊與資料,皇後還給了顧浮可隨意進出晚袖齋的令牌,讓顧浮多去幫忙,畢竟那也是顧浮自己的事情。

顧浮沒有推辭,可要辦的事情實在太多太雜,她一個人根本管不過來,於是她又跑了趟宮裏,問皇後她能不能帶些個幫手入晚袖齋幫忙。

皇後應允,顧浮頭一個就把穆青瑤給拖下了水。

穆青瑤也頭大,問顧浮可不可以把她詩社裏那些小姐妹弄來。

穆青瑤的詩社人不多,但有一點可以保證,她們嘴巴夠嚴。

穆青瑤用兩件事證明了這點,第一件事就是棠沐沐,穆青瑤能知道棠沐沐的所作所為,皆是詩社內的幾個小姐妹連同棠沐沐的姐姐——棠五一塊查出來的,但為了棠五著想,她們誰都沒有說出去,最多提醒旁人小心棠沐沐,只有穆青瑤把這件事告訴給了顧浮聽。

第二件事就是那日在臨水苑認識的衛姑娘。衛姑娘有磨鏡之好,全社姑娘都知道這件事,可同樣沒人說出去,就連顧浮被衛姑娘纏上,穆青瑤也只是提醒顧浮別收衛姑娘送的東西,免得讓衛姑娘誤會。

顧浮信穆青瑤,便在征得皇後同意後,帶穆青瑤詩社裏的小姑娘去了晚袖齋。

得知能參與選麟的資料整理與日後的籌數統計,好幾個姑娘差點沒了貴女的矜持,只有衛姑娘最淡定,她對男子沒感覺,只高興能有更多的機會和顧浮共處在一個屋檐下。

小姑娘們很快上手,管理起各個部分,顧浮身上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一天,顧浮翻閱最新謄抄好的初定名單,意外在上頭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顧竹。

顧浮眼皮直跳,查看後發現並非同名,就是她家三弟顧竹。

顧浮扶額:為什麽我弟的名字也在上頭。

後來想想又覺得正常,顧竹確實符合要求,又沒人知道這是在給她選婿,自然不會考慮顧竹與她的血緣關系。

顧浮突然想到:若顧竹爭氣得了魁首,陛下定不會讓她嫁給自己的堂弟,那麽問題來了,該怎麽增加顧竹獲選的可能呢?

顧浮晚上去祁天塔,問傅硯:“你覺得我弟怎麽樣?”

傅硯反問:“我見過他嗎?”

顧浮只好提醒傅硯:“上元節你來找我,他也在。”

傅硯這才想起那個一臉陰郁沉默寡言的少年,遂給出兩字批語:“孤僻。”

“他就是膽小。”顧浮忍不住為自己弟弟說了億句好話:“可他心底不錯,小時候又乖又聽話,我帶他爬樹,丫鬟婆子都不讓,可他就聽我的,後來被同窗欺負才變得怕生不愛說話。而且他手藝很厲害,我在家用的劍就是他偷偷跑去鐵鋪自己親手打的,我還叫他給我打兩把苗刀,那孩子立刻就給我找好鐵去了……”

傅硯看顧浮誇弟弟誇得滔滔不絕,垂眸顯出幾分興致缺缺的模樣,就差把“不感興趣”四個字寫在臉上。

“……如果是他得了選麟魁首,我就不用嫁啦,誰讓他是我堂弟呢。”

顧浮說完這句,傅硯才擡眼,仿佛瞬間恢復記憶了似的,問顧浮:“你上回是不是替他跟我借了落日弓?”

顧浮:“嗯,他還照著《天工記》自己仿制了一把,雖然材質不對,不過看樣式和你那把沒差多少。”

傅硯當即道:“我可推薦他入軍造司,以他的年歲加上軍造司的名頭,可替他吸引不少人的注意。”

顧浮睜大了眼睛:“那可是軍造司!”

能說進就進嗎?

傅硯告訴顧浮:“《天工記》本就是軍造司用來網羅天下能工巧匠的工具,他能造出落日弓,就證明他有這個資格入軍造司。”

顧浮明白了:“所以這本《天工記》是軍造司拿來碰瓷用的。”

傅硯:“……”

這麽說倒也沒錯,軍造司內有近五分之一的工匠,都是因為造了《天工記》上的器具,被輾轉得知的軍造司給拉上賊船,他們來自大庸各地,出身各異,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鑄造新鮮器物有著非一般的熱愛。

……

選麟還沒正式開始,顧浮就先提前一步為弟弟造勢。

可她沒想到,“顧竹”並不是她在名單上看到的最令她驚訝的名字,“傅硯”才是。

對此,負責梳理名單的幾位小姑娘表示:“國師未婚,年齡在規定的範圍內,出身清白又非娼、優、隸、卒,為何不能參選?”

顧浮:“……”

要說厲害還是你們厲害。

最終這份名單送到宮裏,皇後未免出錯叫人多次核對,自然也知道上頭寫了傅硯的名字。

皇後頭疼:“這……”

皇帝倒是樂樂呵呵,還對皇後說:“留著留著,我讓望昔在晚袖齋裏安排了秘閣的人,他要是不想摻和,早想辦法叫人抹了,還能送到你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