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政變(第2/2頁)

自穆老夫人死後,衛國府可不太.安穩,但卻又沒什麽實質性的舉動,此次清君側率先罷了穆廣梁的職,怎料他再度調動巡防營。

穆廣梁望向立於宮闋墻上的新帝李君赫,如今李澤的軍隊已漸漸兵臨城下,潼關之戰只不過是為了拖制住盛京主力軍,眾叛軍早已轉移,其真正目的則是盛京。

盛京城僅五萬兵力,他倒要看看這新帝平不平得了這場逆戰,果然還是太年輕。

李君赫眉目凜然,冷靜地開口命禁軍統領李青雲率禁衛軍防守盛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城門,禦林軍則騎兵留下護佑皇宮與百姓。

穆廣梁揚聲道:“盛京城裏裏外外皆是叛.亂,朝局動蕩不堪,宣德帝你手上無兵,又撐得幾時,竟還敢露面於此,待我等將你殺之,天下大亂,便是王爺上位之時。”

宣德乃為李君赫登基時權臣所尊帝號,穆廣梁所稱的王爺指的正是李澤,衛國公府為軍爵之位,府兵便有千人,遲遲不動他便是位高權重,動則波及朝中上下。

李君赫冷瞥著他,不過如今衛國公府以為勝券在握,鑄下大逆不道的罪行,這可是他自找的。

李君赫對著底下之人道:“當年穆老國公跟隨先帝南征北戰,而後遼西之役為太上皇軍閥補給,攻占亂賊韓家,何等榮光,到你穆廣梁這一代,勾結叛軍,迫害百姓,把祖上的顏面都散盡了。”

此言說得穆廣梁耳赤,將長.槍揮之,直逼闕門而來,“少廢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君赫則接過侍衛遞來的長刀,上陣應戰,低聲道:“雖然事發突然,不過爾等亂臣真以為朕現在手底下無兵嗎。”

穆廣梁心頭微緊,以長.槍與之相鬥起來,不管他所言真假,除去皇帝,天下無主,便是戰亂......

素來繁華似錦的盛京,於今夜烽火連連,望火鐘樓,鐘聲敲響,風聲呼呼。

......

與此同時,正城門玄武大道上軍隊匯集,士兵嚴正以待,身著紫墨戎裝的謝啟衍站於城墻眺望遠處,萬名叛軍在夜色中列陣逼近,情勢冷凝。

早在一個時辰前,探子便傳來消息,叛軍出現在盛京郊外,謝啟衍奉皇帝旨令指揮鎮守玄武門,身負肩傷的他不宜戰鬥,卻不妨礙指揮。

如此情形,讓謝啟衍憶前世的最後戰役,一切都在措手不及中打響,太上皇戰死徐州,太子臨危受命,來不及登基,全軍縞素迎敵。

鏖戰三天三夜消滅叛軍,將李澤等人擒拿,自此天下肅然安定,而後太子登基為帝,半生肅政,謠傳暴君之稱。

謝啟衍曾設想過李澤身處何地,從嶺南到潼關,如今想明白了,李澤潛伏之地是京城,天子腳下,最危險也最為安全的地方。

望著萬名叛軍來勢洶洶,現在他們只需等他父親平西王率遼西軍隊趕赴盛京,將叛軍一舉拿下,由虛變實,出其不意。

謝啟衍擡手下令,“放箭!”

頃刻之間,羽箭如雨直射而出,黑夜中叛軍持盾抵擋,發出陣陣響聲。

一侍衛快馬揚鞭趕到玄武門,躍下馬匹,急急跑上城墻,跪下慌張道:“世子!錦宓公主被擄走了!”

聽言,謝啟衍身形一震,側過身來怒言:“何時的事!”

侍衛抖著聲道:“半...半時辰才發現...”

謝啟衍氣極,一腳將那侍衛踹翻於地,“公主府內外侍衛都是幹什麽吃的,廢物!”

公主府有官兵看守,怎麽還會出事?!

正在此時,城門之外火光閃現,照明了一片視野,不似方才那般漆黑。

謝啟衍回身看去,只見叛軍之中,一身著青紅衣裙的豆蔻女子被綁在木架上,粗繩捆著身軀,無法動彈。

她面容嬌美,眼含淚水望著謝啟衍,口舌也被緊塞著絹布。致使謝啟衍心如沉石,手掌緊緊抓住城墻護欄,那正是錦宓公主。

只見一身著盔甲的男子緩緩從叛軍中走出,謝啟衍定睛一瞧,薛武侯薛恒,當初他拋家棄子從盛京逃出,再無音訊,終於出現在這裏。

薛恒神情傲然,當初皇家使他家破人亡,已是滿心恨意,他揚聲道:“謝世子素來卓越不群,自是非尋常勛貴公子,這玄武門由你看守,自是手到擒來,但不過你看看這是誰。”

謝啟衍已然面色鐵青,冷視著遠處叛軍,呵斥道:“大膽逆賊,敢挾持大盛公主,還不速速放開公主!”

薛恒笑了笑,則談條件道:“只要你大開城門,放我軍入城,老夫便放錦宓公主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