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故國神遊(71)三合一(第4/6頁)

弘暉挑眉,“你就沒想過,她是反對女人做官做事的。”當年就是太礙事了,要不然也不至於被踢出來。

蔡寶儀微微一笑,“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得調虎離山。而現在,女人和大部分人家從這些主張裏已經得了益處了,若是叫她們重新回家裏去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怕是不行了。這種時候,放她出來,叫她繼續去鼓吹她你一套,再看看大家的反應。先生說,鬥不怕,鬥也是解決分歧的一種方式。我覺得現在適合用這樣的方式。”

弘暉心裏大暢,額娘這幾年在這丫頭身上當真是費了心思了。如今看事,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從事件的背後深挖,下手已經有了幾分格局氣象了。

他也試著跟對方說一些外面的事,這對他來說是一種比較新奇的體驗,“……這種變局有好便有不好的地方。就像是越來越多的昆侖奴的湧入,已經令當地的百姓惶恐了。有些事情變得太快也不見得是好事。廣州那邊今兒才來的密信,一洋商家八歲的兒子用貼面禮迎接一大清七品巡查使家的姑娘,那姑娘十六了,見那家的孩子小,對方踮起腳尖,她以為那孩子要跟她說話,結果……小男孩的嘴唇貼在了姑娘的臉上。這事不知道誰傳出去了,那小姐被退婚,想不開自縊了。好些百姓對此很反感,像是一些洋人的聚會,認為有傷風化,會壞了民風民氣。因而,當地的官員就提出,商人來大清經商可以,但是,絕對不能讓其家眷在大清長時間的停留……那位熊夫人之前見了那位太後一面,說的就是這個事情。估摸著,這事是個由頭,遲早都發出來。”

蔡寶儀皺眉:“那位太後跟皇帝不合,她反對的,皇帝必然支持!”

到底是還年輕呀!

弘暉便笑:“錯了!這幾年路政署做的不錯,老聖人又一直想推行水利署,這一項一項下去,從上到下,用的都是新學派的人。路政署幾乎是不用朝廷的銀子,而本身有路政署自身的監察司,因此,很多事情便不再依靠朝廷。不依靠朝廷的結果就是皇帝的話語權少了。他的話變不成金科玉律。”

於是!他會急的。

蔡寶儀認真的聽著,“他會支持太後!將洋人的家眷都送出去?”

弘暉笑了笑,“他會變成孝子,‘迫於’太後的壓力這麽做的。”

蔡寶儀有點被惡心到了,“便是錯了他也不想擔責。”

“皇帝怎麽會錯呢?他怎麽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可能出錯的位置上?”

蔡寶儀有些懊惱,“這件事我沖動,我該跟你商量再去辦的。我這一手促成了太後回宮,豈不是給皇上送了一個借口過去?”

“沒有太後也會別人的。”弘暉提了一個人,“皇後。只要皇上稍微露出點冊立儲君看中十二阿哥的意思,皇後會不惜一切代價,不要任何立場的替皇上去辦事的。更何況,快年底了,中宮箋表皇上拒絕不得。母儀天下的皇後,以正天下風氣為由,怎麽拒絕?與其挑動皇後那根立儲的神經,那就不如叫太後回宮。如今,後宮裏至少三方正儲位的勢力……”

皇後、令妃、太後!

蔡寶儀之前覺得自己很聰明的,可現在卻驚出了一身冷汗,涮羊肉都不香了。這很多事情絕對不是拍腦袋就能決定的事,“我知道了……”以後一定會小心謹慎的!

吃飯回去的時候林雨桐壓根就沒問多余的話,只問些今天碰到的特殊病例,然後就叫弘暉把人送回去了。

芳嬤嬤聽見今兒德海稟報了那位太後去醫館的事,如今見主子娘娘什麽話也沒問,就道:“今兒蔡姑娘碰上這種事,也是嚇壞了。娘娘不管?”那位太後就是欠教訓。

林雨桐剝開榛子,發出清脆的聲音,“叫她自己學著去吧。孩子學走路,哪有不跌跤的。練練手,學會了就什麽也不怕了。”

叫蔡姑娘拿那位太後練手?

您這話說的,怎麽聽著這麽別扭了。

出去的時候她看了錢盛一眼,錢盛給了一個您怎麽這麽遲鈍的眼神,然後回屋去暖和去了。芳嬤嬤就渾身激靈了一下,然後看向屋內:原來……原來是這個意思嗎?

林雨桐回了內室裏,四爺正靠在炕頭看書,就挨著他靠過去,“真就不管了,叫弘暉自己幹?”

四爺點了點她:“剛才你不也說的挺好的。如今難得有練手的機會,舍不得放手也不行啊!以前,不管怎麽說,弘暉是得了偏愛的。家裏的兄弟不爭,他以溫情的手段就能處理很多事情。可如今不同以往,他看似有幫手,幫手還很多。但實際上,他自己想要的那種幫手,只怕還沒有。他要的是可以生死相托的……你說在他心裏,除了像是弘昀弘昭,他還能找到第二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