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故國重遊(14)三合一(第4/6頁)

左山見了四爺還是叫師父,但是他很快發現,教他的並不是師父,而是師娘。師娘教他速算之法。

這個速算之法,就是手指速算法。不用拿著算盤打,人人天生一雙手,一般的數字都能計算。像是一般的小鋪面,一天也就是幾百個錢到幾千個大錢的營生,有什麽復雜的嗎?

便是沒基礎的孩子,經過突擊,也是很快就能學會的。

而且,這孩子不是才上幼兒園的孩子,這都已經是十來歲的大孩子了。理解能力明顯就不一樣,稍微點撥一下,他便明白了關竅在哪裏。只要勤加練習,就能掌握。

可再大也只是孩子,孩子學了就沒有不炫耀的。然後很快大家發現,那個金先生很有本事,這不,才學了幾天,這就有模有樣了。關鍵是人家不要束脩的。雖然條件奇怪了些,但是這有什麽關系,本事學到自己身上,才是最要緊的。

於是,四爺那邊的房子還沒修繕好呢,拎著豬頭過來拜師的差點沒把門給踏平的。有些人不僅送了自家的孩子來,像是親戚家的,比如當舅舅的想著把外甥給接來,比如做姑姑的想著娘家的侄兒,一家往往送來的不是一兩個孩子,這就導致了房子沒收拾好,還濕漉漉的房子呢,學生卻滿員了。

十四都不清楚自家四哥蓋這個房子的初衷到底是不是弄的學堂。

再說了,你弄個學堂幹啥呢?閑的蛋疼嗎?你要是閑了,招呼一聲。不說別的,宗室裏多的是孩子。大家盼著你教的!

於是,十四回家,隨便拉了三五個孫子就給來了。

是的!人家十四隨便拉幾個孫子,那也是三五個起步的。迄今為止,十四光是男孫就有二十三人。這還不算孫女和外孫外孫女。

你問他孫輩攏共多少,抱歉,他記不住。

十四的長子弘春沒了十幾年了,三十七上就沒了。但長子留下的男孫就七個。這些孩子沒有父親照應,因此,帶了五個孩子過去,三個是長房的。

長房的孩子大的都成親有孩子了,帶來的都是年紀小的。

常慶寶、永朔、永晉,還有一個是永忠,一個叫永碩,後兩個是弘明的長子和次子。

林雨桐瞧著就皺眉,你們取名字能不能不取同音字呐。胤禛和胤禎傻傻的分不清就算了。這一個叫永朔一個叫永碩,喊一嗓子知道叫誰不?

知道愛新覺羅家子孫繁茂,但是那麽多字咋就不夠用了呢?

而四爺跟桐桐的關注點不一樣,他的視線先是放在永晉身上,帶著幾分審視。看的這孩子差點躲在十四後面哭。看完了永晉,又盯著永忠,那眼神很有些意味深長。

林雨桐覺得,這兩人一定是後世好歹有點名聲的人。

等把人送去安置了,林雨桐就問:“什麽來歷呀。”

也沒什麽?“永晉以後會有個孫子叫奕山,璦|琿條約的簽訂,有他孫子一份。”

林雨桐:“……”從來只聽過因為祖上不積德而連累子孫被罵的。卻從來沒見過因為要出不屑子孫而叫先人受連累的。她比較糾結,這種事不是說你把爺爺教育好了,孫子一定就能好的吧。她給了個比較簡潔的處理辦法,“記得永晉娶誰家的姑娘嗎?咱給換一媳婦。”省事!“記不住也沒關系,給賜婚一個保準不會結親的人家,那幾乎就沒奕山什麽事了。”

四爺:“……”想出這樣的辦法,你也是棒棒噠。不過還是睡吧!這裏關系其實挺繞的,叫你記這些沒啥用還怪累人的。

然後桐桐到睡著都忘了問那個永忠是咋回事,然後第二天就給忘了。

其實永忠要說特別也特別,十四能帶過來,就必然有提攜的意思。弘春沒了,弘明吧,不知道怎麽把弘歷惹著了,比較不受待見。因此,他帶了這兩房的孩子過來,也算是用心良苦了。這個永忠,被父親牽連不受重用,專在儒釋道上鉆研,於文學一道上還算有些造詣。也能寫詩,人家這寫詩的本事說實話比弘歷強多了。此人跟曹雪芹有些瓜葛……要不是紅樓比較特別,他也不會留意此人。

桐桐第二天忘了問了,他也就忘了說了。

反正算是默認有了這麽幾個特殊的學生。

弘晝向來鼻子靈,哪怕再忙,這邊的消息也沒敢馬虎。一得了消息,馬不停蹄的就跑來了,“皇阿瑪,自家的孫子您不管,倒是替我十四叔管教起孫子來了?”以前也不知道您跟我十四叔這麽好呀!他嬉皮賴臉的,“過段時間,我給您送孫子來?”

你也知道要過段時間呐!

弘晝就低聲問說:“皇阿瑪,您到底要幹什麽,您倒是給兒子一句準話,也好叫兒子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您這麽著……兒子其實是沒怎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