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飲食男女(73)三合一(第3/6頁)

這邊電話才撂下,陸陸續續的,就有被邀請的客人到了。兩人就有開始忙。

一個人在事先備好的招待廳裏接待,一個在進出口迎接。像是杜仁傑這些,跟林雨桐關系紮實的,自覺的充當起了主人的角色,招待來客。

八點半一過,醫院的停車場就更擁堵了。看病的車和來賓的車,都排著隊往裏走。

此時,大街上一輛不起眼的白色豐田混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就像是許多趕著上班的上班族開的車一樣,沒有絲毫引人注目的地方。這一段比較擁堵,車是停兩分鐘走一分鐘的,行的非常慢。入秋的早上,涼爽的很。開著車窗是最舒服的。大部分車都開著車窗,然後不管是裏面的司機還是乘客,都不自覺的打量路兩邊的情況。

這輛不起眼的車上一共四個人。後排一個老年人一個中年人。前面是兩個年輕人,是一男一女。年輕男子開著車,女子在副駕駛上,多少有些不耐煩。

老者看向馬路邊人流多的地方,“那裏……就是咱們要去的地方?”

坐在副駕駛上的年輕男子應了一聲,“是!那就是林雨桐醫院。”

“呵!”女子接話道,“這個國家的人,總喜歡神化一些人物。但凡有點名氣,就會被吹噓的無所不能。又喜歡從眾……”她指了指對面,“我猜,裏面有三分之一是需要看病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別人說需要看病,她也覺得好像應該過來看看。還有三分之一是看見那麽多人看了,就想過去湊熱鬧。反正時間不要錢,看病不要錢。要的就是花費一點時間,可對他們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

“美奈子。”一直沒說話的中年人說話了,語氣很威嚴,“收起你的傲慢。不要小看任何人!你得記住,這裏才是中醫藥的發源地,不要總以為你手裏有的就是別人掌握的全部。既然了解這國的人,就該知道,這國人還有個習慣,叫做留一手。又有句話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別說是師徒了,就是父子傳承,做父親的也得留一手。他們又信奉口口相傳。凡是最機密的,從不落在紙上。也從來都父傳子,從不曾亂了規矩。那你說,這中華大地如此廣闊,多少能人異士隱在民間。他們手裏的絕技又有多少。今兒,我們是來做客的,你這樣的傲慢,就叫人很反感。明白嗎?”

“是!父親。”這個叫美奈子的姑娘坐端正,應了一聲。

就見這中年人又朝身邊的年長者微微低頭,“父親,美奈子我沒有教導好。比起中和,她差遠了。”

坐在前面的美奈子瞥了開車的司機一眼,鼻子發出了一聲若有若無的哼聲。

“老師。”司機一邊開著一邊道:“您可千萬別誇我了,否則美奈子真生氣了。”

說著話,指示牌就提示哪裏是停車場。

等車慢慢的進了停車場,美奈子左右看看,問開車的中和說:“你不是說華國這幾年發展的很快嗎?可我看著,跟我小時候來華國看到的也沒什麽不一樣的。只是……車多了一點,房子也還是這個樣子,唯一變的,就是房子更老舊了,街道變的更不好走了。”

這個被叫中和的年輕男子就道:“那是你沒去過別的地方。這只是這個省會城市一個發展落後的區域,這裏都是一些吃政府補貼的下崗人群,發展緩慢。之所以引進健康服務,就是想帶動這一片的發展。你也看剛才的人流量了……你是沒來過,我可以告訴你,就今天的人流量,周圍的小攤販,每家至少能多賺一兩百人民幣。這就是效益。你想想,等規模大了,有十家二十家,三五十家醫療服務機構加入進來,那該是個什麽場景?從餐飲,到酒店,然後帶動旅遊……看病的間歇總是會去轉一轉的。可以說,帶動的絕對不是一個區域那麽簡單。”

這個倒是有點意思了。

美奈子一邊下車一邊問說:“所以當地政府就爭取了林雨桐和咱們嗎?”

“那你可錯了。”中和給長輩開了車邊,一邊扶長輩下車一邊回答美奈子的問題,“根據我打聽的,是林雨桐找的政府部門,要求跟對方合作,為的是爭取土地的免費使用資格。”

內柰子不由的就笑了:“這麽說起來,這位醫術高明的林大夫,卻未必是個好商人。她給政府提供了思路,然後政府考慮的卻不僅僅是她的利益,而是為她引進了更多的競爭者。”說著,笑的更厲害了,挎著老者的胳膊,“祖父,我早說過。做醫院,做醫療,只有醫術是不行的,經營同樣重要。醫生可以聘用,好的醫生可以花更大的代價聘用。但是經營者,才是一家醫院的靈魂。”

“不!”老者搖頭,“好的醫術永遠是醫院的靈魂。只要有好的醫術,不會經營,那也有病人潮水一般的湧進來。有人找你看病,你才有錢賺。這就如同一家飯館,你有再好的經營理念,可你卻做不出美味來,又有什麽用呢?聘請好的廚師嗎?廚師今日能是你的,明日也能為他人服務。美奈子,記住我的話,永遠都不要懈怠了對醫術的追求。精進,精進再精進,才是該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