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飲食男女(29)三合一(第3/6頁)

我咋能不知道呢?

每年給人好話說著,看人家的臉色,硬著頭皮過日子的那些日子……我也怕!我晚上也做夢,夢裏老是捉襟見肘的過活……一夢到這個就嚇醒了。

所以,才更得珍惜呀!

牛愛群起身,更是笑臉迎人。今兒她不回娘家,要在家裏招待大姑子小姑子。

一早起來,昨晚上把孩子卡住的那家人就來了,帶了不少東西,人家救了孩子,昨晚來不及,總得表示表示不是。從巷子那頭走到這頭,滿巷子的人就都知道了。

有幾個夫人出來倒泔水,就湊過來聽閑話。那孩子奶奶說的有聲有色的。

就有隔壁的老太太,年紀都該在八十往上了。兒孫不算孝順,跟小兒子一個院子住的,但老太太一個人住在後面的老房子裏,屋子裏有鍋灶,她一個人住一個人吃。大過年的,團圓飯也沒老太太的份。

這會子老太太搬了凳子在外面坐著等著曬太陽呢,人家說她也聽著。等林雨桐出來潑水,就出聲叫林雨桐,“……是城裏的先生不?”

老稱呼裏有把大夫叫先生的。

林雨桐應著,把盆子順便往門邊一靠就過去,“老太太,是哪不舒服不?”

老太太很幹凈,頭發一絲不苟,衣裳幹幹凈凈的。林雨桐就看老太太的氣色,氣色還真不錯。現在還真是這樣,越是兒孫孝順的,啥好吃的都舍得給老人買,叫老人吃的,往往老人的身體不怎麽好,血壓高,血脂高,好些病都是吃出來的。反倒是這些沒人管的老人家,身體好的還挺多。吃的不好,粗茶淡飯的,沒毛病。不用人伺候,啥都自己動手,哪怕是做的慢吧,但自己在活動,人家瞧著就精神。

這位老太太就是,氣色還不錯。林雨桐伸手搭脈,然後就笑了,“老太太,您是高壽的脈象。您努力努力,保養保養,不說百歲的話,到了您老九十大壽的時候,我給您老拜壽。”

老太太今年八十四了。

有句老話怎麽說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孔子虛歲七十三去世的,孟子虛歲八十四去世的,一位是聖人,一位是亞聖。人們認為連聖人都過不了生死這一關,那麽普通人過這一關就不容易。

這句話流傳的很廣,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七十三八十四的由來。

老人只把這句話記在心裏,年齡越是靠近這兩個時間點,心裏就越是害怕。

老人家胸口堵的慌,這是嚇的。一說能過九十大壽,她這心就落到實處了。

果然,老人家眼睛一亮,“神醫……你這一搭手,我都覺得好多了。這幾天胸口滿的,漲得,像是堵著啥東西,我才說瞧我有幾天好活的……”

“您老身子康健著呢。”林雨桐就道,“就是腰和膝蓋不咋好了?腰疼,膝蓋疼,是不是?”

是!是!是!

這邊說著話呢,邊上說熱鬧的就圍過來了。

老太太還問,“你聽你婆婆說了?”

牛愛群在邊上,“老嬸子,我跟孩子說這個幹啥呀?您老這病……我從嫁到尹家,就聽您說腰疼腿疼的……這都多少年了?”

疼是常態,不提都忘了。你兒女都不記得,鄰居也有自己的日子過,誰記得這個。

老太太就說:“……是了,三四十年了……離了止疼片不行……我才說問問你,你們醫院有沒有過期的止疼片,不要錢的,給我帶點……”

“有!”林雨桐說著就叫四爺。

醫藥箱在後備箱,很多東西都是常被的。有自己做的丸藥,她拿出來叫牛愛群找了個不用的藥瓶,數了十粒倒進去,然後遞給老太太,“您拿著,這個每天吃一粒,早起就吃,連吃十天。”

“不能多給呀?”老太太盯著林雨桐手裏的瓷瓶。

“這個多給您也沒用。”林雨桐順手就給收了,“那十粒您先吃著。”

邊上人一看人家的那瓶子就覺得東西貴,說老太太,“老嬸子,人家孩子沒要錢,不是人家的東西不值錢。這些您吃著,要是不疼了,再說。以後就是咱村的媳婦了,尹家又跑不了,還怕找不見……”

老太太也不應聲,大概是還沒吃早飯,拿回去吃藥去了。

這邊說閑話的人還沒散呢,老太太利利索索的給出來了,端著一碗雞蛋,大概有七八個的樣子,“……先生的本事大……才吃了……都疼的好點了……還疼……但不跟針紮似的……”

走路是利索了。

隔著幾家一五十來歲的嬸子,跟牛愛群差不多歲數,看得出來兩人關系不錯,這會子也覺得有點意思,就問林雨桐,“我這吃東西這兩天覺得咽的不利索……是不是上火喉嚨腫著……”

邊上的人就道,“肯定是腫著呢。屋子裏生爐子,睡熱炕,我這嗓子一冬天都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