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清平歲月(1)三合一(第2/6頁)

話沒說完了,院子走廊裏就閃出一人來,“叫她挪!只要不出院子,跟你們不相幹。”

這人長著絡腮胡子,滿臉的蠻橫。林雨桐起身,朝此人福了福身。這人倒是側身避開。

林雨桐這才伸手拉四爺,愣是將人背起來,往正房那邊的屋檐下挪去了。

那邊的屋檐下最寬敞,想來以前這裏常有丫頭仆婦等待,因此,這裏放著幾張春凳。這春凳原本是給有頭臉的人坐著等待的……而如今還沒有被沒收走……怕是這些當差的也會臨時用來歇腳。

但此時,卻派上了大用場。至少暫時不用叫四爺躺在地上了。

兩條春凳拼起來,四爺躺著還有余頭。現在得趕緊把四爺身上的濕衣服脫下來,給處理傷口。

可這細雨連綿,屋裏還罷了,能遮風擋雨。屋檐下雖然能擋雨,但是不遮風呀。送到男人被關押的東廂房去?這身上的傷離了自己誰都沒辦法,過去也是個死。

衣服脫了,得有幹燥的衣物換上才行。

心裏一邊琢磨著辦法,手上卻沒停。衣服脫下來了,她先摸自己身上,腰裏掛著荷包,荷包裏不是金銀也不是吃食,而是兩個小瓷瓶。瓷瓶裏裝的是女人裝扮用的,一個口脂,一個香粉。女眷去別人家做客,別的能使主家的,只這兩樣東西,不好用別人家的。口脂是吃喝之後要用的,香粉是入廁出來要撒在衣服上的。

這兩個瓷瓶雖不能救人,可卻能給林雨桐偷梁換柱機會。

手一轉,就換了兩個瓷瓶出來,連身上的手帕也換成了嶄新的蘸著酒精的,把傷口消毒,然後撒上藥粉。再把裙擺裏面的內襯給撕下來,給包紮好。

這麽躺著要冷死人的。她直起身子四下看看,才說找找,看哪裏有衣服,沒有衣服弄些帳幔之類的東西先給蓋上也行呀,正尋思呢,就聽一聲喊娘聲:“……娘……這裏……這裏……”

是東廂的方向,窗口探出個腦袋,手裏揚著衣服。

那是個十四五的少年,他一臉的焦急,身上只穿著裏衣,卻把外袍給脫下來了。

林雨桐到底是走了過去,接了衣服,“你穿的少,別站在風口,去裏面呆著吧。”

少年不言語,一件一件的往外遞:“我爹怎麽樣?”

“沒事!”林雨桐接過來才發現,衣服有大有小,這大概是男人們都貢獻了一兩件,只是林雨桐是女眷,他們衣冠不整,不好露面吧。

少年都遞出來了,才又道:“娘放心,兩弟弟我會照看好。他們穿的少,挨著祖父坐著,沒事。”

林雨桐身子一僵,之前見了有個叫‘娘’的小姑娘,現在又來了個叫娘的小夥子,他下面還倆弟弟呢。

拖家帶口,偏又是階下囚。

要了命了。

來不及多說,趕緊過去,選了大小合適的給四爺換上,然後選了一個大披風將四爺從頭包到腳,這才把剩下的衣服給還回去,這裏面老的老小的小,再病上一兩個,就能要了人命。

安頓好了,院子裏一下子就安靜了,許是下雨的緣故,天陰沉,黑的也特別早。

天一黑,林雨桐就趁著沒人注意,給四爺喂了藥,灌了水。然後把春凳連同人都拉到墻角,這裏最避風。她也上了春凳,靠在墻角上,叫四爺貼著她睡,抱團才能取暖。

一靠在這裏,整個人就頓時昏沉了起來。

腦子裏走馬觀花,紛繁的很。可這所知所聞,都是後宅,外面的事,她所知甚少。

原主是在西北邊陲長大的,家裏乃是世襲的千戶。家裏祖父老當益壯,父母慈和,父母恩愛,上有兄長下有弟,只她一個閨女小名福娘。

福娘自小跟著兄長一起習武,林家三十二路槍法耍的純熟。家裏也說,要找個旗下有前途的小子給自家孩子,林家方便提拔女婿,而閨女也不用遠嫁。

然後林家還真就看上一個,當時只以為人家是落魄人家子弟來混軍功的,長的一表人才,偏為人豪爽,林家祖父林祖德就比較上心,但凡有功,別叫人給吞沒了。而恰在此時,上面來了巡邊的欽差。而這欽差就是金匡,金家的當家人。

這樣的人家原跟林家也沒什麽瓜葛,小心的應付完了就算了。誰知道韃子犯邊,城裏混進了奸細意圖刺殺欽差。這欽差要是出事了,這大大小小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誰也甭想跑。林祖德當時距離金匡最近,於是,舍身一擋,一條胳膊被du箭射中,他也果斷,當時就砍斷受傷的胳膊,算是僥幸逃得一命。

林家於金匡有救命之恩,金匡要比林祖德小十幾歲,比福娘的爹林茂才又年長那麽幾歲,然後人家在林祖德面前就稱晚輩,又見林家有一女未曾許配人家,就主動求娶,說要許配給他的嫡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