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5/6頁)

確認兩人確實要離職後,不少人眼熱她們倆正式編制家裏又剛好有合適人選的,紛紛提著東西找上門來。

於青青那邊直接拒絕了,她想把這個工作留給於紅雁。現在各個廠子裏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高中畢業後,不能考大學,於紅雁要是沒單位接受,就得下鄉。

錯過了這次機會,誰知道兩年後能不能給她弄到崗位,這也是於青青選擇去部隊服裝廠闖一闖的原因。她將自己的意思向廠子裏說了,於紅雁這一年也經常跟著她們做針線活,手上的功夫不錯,比於青青有天賦,刺繡廠那邊同意了,也算肥水不落外人田。

陳福香這裏,雖然上門的人不少,開出的價碼一個比一個高,但陳福香不為所動,一是她不缺錢,二來是因為刺繡廠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天賦,她可不想弄個什麽基礎都沒有的過來給馬主任他們增加負擔。她征詢了馬主任的意思,最後選了一個手靈巧,有一定天賦的小姑娘頂替她的工作。她也因此獲得了五百塊錢的報酬。

兩人在左鄰右舍、同事們都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以雷厲風行的速度,火速辭職,將東西打包好,去了部隊。

陳福香搬回了岑衛東分的小院,於青青去住服裝廠安排的宿舍,一切收拾妥當後,新的廠子也要開工了。

服裝廠這邊因為資金有限,共購進了30台縫紉機,又從軍嫂們手裏租了16台,包括陳福香的那台,湊夠了46台機器,並向蘭市紡織廠購進了一批布匹,就準備開工了。

刺繡廠這邊的布料和線等原材料是直接從蘭市刺繡廠購進的,蘭市刺繡廠產能不足,對兄弟單位的加入非常歡迎,也給了他們不少幫助。

一切準備就緒,軍屬服裝廠就這樣開業了。開業當天,領導來揭的牌。

目前廠子裏總共有62名職員,廠長是掛名,並不管理廠裏的具體事務。領導班子算是個草台班子,陳福香負責刺繡這邊的工作,徐嫂子負責服裝生產的工作,於青青負責原材料的采購、倉儲和銷售。

開工後,刺繡這邊的工作因為有完整的經驗可以借鑒,很快就上了正軌。但服裝生產這塊的工作卻遇上了難題,軍嫂們哪怕會用縫紉機,但沒有設計、標準化生產的概念,因而鬧了不少笑話。

經過商議和整頓後,他們決定先對軍嫂們進行培訓。

此外,還有衣服的款式也是問題。現在還沒有設計的概念,在許多人眼裏,衣服嘛,就是根據尺寸做就是,無外乎就那幾種樣式,幹部裝,中山裝,襯衫……

但這樣的衣服誰都會做,鄉下的裁縫也會做,太沒有競爭力了,經過調查,他們發現,上海那邊來的衣服哪怕比本地生產的要貴不少,仍舊不少人買,所以服裝廠這邊也決定仿上海的款式生產。

生產逐漸上了正軌,於青青拿著樣品去跑銷售,她一早就把目標對準了附近的縣市,為了能拿下市場,同樣的布料和相差無幾的款式,他們的貨定價比蘭市服裝廠低了一兩塊,在價格上非常具有優勢。

這一通跑下來,兩個月後,進入隆冬時節,終於拿回來了一些單子,有單子意味著廠子能自己造血運轉,養活工人們,大家都很高興。

這時候陳福香的肚子也鼓了起來,不過因為冬天穿得厚,她骨架小,一起工作的嫂子們竟然都沒有發現。

到這時候,岑衛東還沒回來。陳陽越發擔心她,學校一放假就回來看她,幫她把家裏的重活幹完了再走,栗子白天去山上,一到傍晚也會準時回來。

雖然有哥哥的關心和栗子的陪伴,但孩子的父親一直缺席,陳福香心裏到底不安,問了幾次徐政委,他也總說沒事沒事,讓她安心。

陳福香除了等,沒有其他辦法。

——

這次任務中間橫生枝節,原本說好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任務,最後不幸被他一語說中,耗費了整整四個月。

去的時候穿著單薄的襯衣短袖,回來時已經披上了軍大衣。整整四個月,都沒跟陳福香聯系,岑衛東怕她生氣,也實在是想妻子了,去軍區匯報完任務後,連團裏都沒回,直奔自己家。

回去後卻發現家裏的大門上掛著一把大大的鐵鎖。他看了一眼天色,已經天黑了,難道是去上夜校了?

岑衛東又跑到服裝廠的夜校去等。結果走到樓下才發現,夜校今晚沒上課,教室裏黑乎乎的,一個人都沒有。

岑衛東只好又轉到紡織廠的筒子樓宿舍找人,敲了幾下,門倒是開了,但出來的是一個陌生的圓臉姑娘。姑娘戒備地盯著他:“你找誰?”

岑衛東錯愕了一秒,問道:“請問以前住在這裏於青青同志去了哪兒?”

圓臉姑娘戒心很重,防備地看著他:“你找她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