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番外八(第3/4頁)

‘二十三行’這個商行再次振興,為世界所知。

遊人絡繹不絕。

古老的宅子還保留著原有樣貌,二十三行前頭,刻著一塊石碑,上頭寫著創始人的名字。

哢嚓一聲,男遊客對著光滑的青石碑拍了張照,這才走過去認真地看,待看到創始人中,他十分驚訝,內心卻是好奇,自古以來官商地位不同,竟然還有官員與商人一道合作的?既然如此,那麽博物館中肯定是有證據了,他迫不及待想要進去。

畢竟他對這位趙大人沒有特意了解過。

“來,各位跟我往前走,不要擠不要擠啊。”導遊揮著小旗子,吹了兩下口哨。

男遊客背著書包走在第三位,只聽導遊繼續道,“你們運氣好,今日是南陵府博物館建成後第一次開門,讓南陵府遺跡公之於眾,大家可以拍照,但是……”

來此處遊玩的,有的是純粹拍風景照,有的則是對南陵府的歷史感興趣,過來探索歷史的。

立在大門口的是藍色警示牌子,等導遊話一說完,他們隨之刷票進門。

男遊客這批隊伍裏面,都是禮貌守秩序的。

一進門,裏頭涼爽的空氣襲來。

博物館裏亮著淡淡的暗黃色燈光,大堂中,正面和左右側面三側,都是南陵府的風景照。

左側是古老的遺跡照,右側則是現代都市,而中間,將兩者合為一體。

男遊客站在墻前,擡眼望著這一副副照片,輕摁下了相機,他仿佛透過照片,看到了歷史長河,看到了南陵府的歷史變幻。

導遊仔細給他們講述著,南陵府什麽時候興起,什麽時候經歷了磨難,點出了每一張照片下,其建築建立的時間。

看完此處的照片,後頭又有遊客進來了,他們第一批進來的人,導遊帶著他們從側邊的樓梯下去。

樓梯十分平緩,只繞過一個彎,而樓梯墻面上,同樣掛著照片。

而一樓,擺設的是陶瓷、書畫、錢幣、玉器、官璽印、織繡、民間工藝品等。

為了防止遊客損害文物,來往遊客只能隔著一道玻璃往裏頭看,玻璃裏面點著一盞盞暗黃色的小燈。

男遊客拍照技術好,又喜歡古董一物,他已經拍了幾十張照片。

再往裏走,又是一間收藏屋。

男遊客心臟跳動得比較快,總覺得會看到什麽驚喜。

他放慢了腳步,同時將相機掛在脖子上,慢慢走到玻璃窗前。

入目是一張以趙言名義起草的協議,男遊客瞳孔放大,趙言?這不就是他在門口石碑上看見的名字嗎?

男遊客十分好奇,幾乎貼近玻璃,第一眼便看到落款是宣正十二年,趙言。

協議紙張泛著黃,卻不妨礙他看到內容,大概意思是:南陵府知府趙言與孔山等二十三人,依照本朝規定,建立二十三行。

男遊客想起接下來還有,他又往下個玻璃窗走了兩步,這是一道官則,需要由官差服從的守則。

再往下走,有知府趙言用過的印章,趙言批過的折子、稅策改革文書。折子是展開來的,上面的字體遒勁虛和,每個點都備注出來,可見其知府大人趙言態度認真。男遊客想象著趙言執筆寫字的畫面。

他再次低下頭拍照,哢嚓聲接連不斷,他單單在這個房間拍的照,比前面的還要多。

男遊客逛了一圈之後,又看了其生平,心中忽然湧起崇拜的情緒。

導遊準備帶大家去另一個地方,男遊客問,“其它地方還沒有這個大人留下來的東西?”

導遊想了一下,道,“沒有了,趙大人的物品都在這個收藏屋。”

“那我留在這裏看,不用你介紹了。”

導遊猶豫了一下,見他換著各種姿勢在拍照,蹲下、趴著、歪著,他只好帶其余有客去其它地方觀賞。

男遊客莫名對這位趙大人有了探究的興趣,一個人在這邊拍照邊梳理。

保安從監控室看見有人幾乎趴在玻璃上,盯了他半日。

男遊客是最早進來的,卻是最後離開的。他抱著他的寶貝相機,走到博物館外頭的停車場,開車回家。

一回到家,男遊客隨意煮了面條吃了幾口,將其拍到的照片全部導入電腦,再按照其時間順序,一張張排好序。

他弄到淩晨三點才睡,翌日一早八點,他起來背起書包,拿起借書卡去了市中心的一座圖書樓。

《趙大人傳》、《南陵府——古今外貿之城》、《洪來縣人物傳》、《古代科舉研究》……等

男遊客兩眼摸瞎,借了許多本書,專心研究此人,一點點把有關他的事摳出來拼湊在一齊。

半月後的一日,眾人發現,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發博了。他的粉絲都知道男遊客喜歡探究歷史,他們淡定地點進去想看這月的內容。而對歷史沒研究的粉絲,看到標題時心裏還在想著趙大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