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頁)

抵達的季節,正好是可以播種的季節。

仁元帝在看完折子後,哈哈大笑了幾聲,一連說了幾聲好,未曾想到趙言能給他這個驚喜。

得知這幾箱苗和小疙瘩頭能畝產千斤,下方的大臣頓時像燒沸騰的水一樣喧鬧起來。

“陛下,南陵府到京城路途遙遠,這已經發芽的,趙大人特意交代過,可以挖出來種下。”

“好好好,王愛卿,你去,去跟著他們。”仁元帝背著手站起。

戶部尚書王大人趕緊走出來,領命。

“來人,朕要擬旨意賞趙愛卿。”

“是,”

下方也無人敢攔著,心裏酸得很,酸著他們自己怎麽就沒有這種運氣。

王大人去了京郊,連官服也未換,親自監督他們種下。

“王大人,”齊王一下朝便過來了。

王大人拱手,“見過齊王,”

齊王頷首,一眼望過去,道,“趙言還真會給人驚喜。”

王大人笑了笑,只道是。

南陵府的官民合辦私塾已經建立起來,無論是誰家想要送孩子過來,只要交一半束脩即可,且若是實在家貧的,可以以工抵債,這下誰都能讀得起。

此外,私塾中還列了許多規矩,禁止霸淩,品性是他們挑選人的唯一標準,只要有霸淩的,一律趕出去,進了私塾之後,那就是同樣的起步。讀書人該有的風度,他們都應該擁有。

而其余規矩,都是要他們遵守的,其中最亮眼的一項,便是獎勵制度,私塾會進行考核,官方會將進步獎之人和排名最前的做成紅榜,貼在私塾門口,無論是誰都能看著見,且這兩類人還能從中獲得筆墨紙硯。

當私塾招生時,最不猶豫的,反而是小商人和農戶,供個孩子上學,他們多數人咬咬牙還是能供得起的,況且,凡事只要跟著趙大人走,總不會吃虧。

而一些富商,早就以重金請了夫子在家教孩子,他們反而是瞧不起民間的夫子,就等著看笑話,轉而讓夫子對自家孩子嚴厲一些,可不能讓私塾裏的學生超過。

一群小蘿蔔頭入學的時候,趙言現了身。

私塾裏的樣樣擺置都是經過他的同意的,比如說蹴鞠場,比如說跑圈場!入了私塾的,也不是每日都要讀書,他們三日有一體育課,體育課可以蹴鞠可以拔河,形式各類;而每半個月,他們則有一次親子作業,通俗點說,那就是要老子和兒子共同完成的作業,作業很簡單,若是家中家長不識字的,可以由孩子代寫,促進親子交流。

而趙言最初設置親子作業的想法是,讓父親用他的品性影響兒子,又或者讓孩子所學影響其父親或一家人的所作所為,總之是相互作用。

趙言站在一群小蘿蔔頭面前講了話,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夫子也要用心教;而作為父母,則要支持孩子,但孩子的教養,不但要監督他讀書,還要培養他的品性,總之就是一句話:不能寵過頭,要讓孩子在私塾勤學在家尊老愛幼,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了加深說服力,他還舉了幾個例子。

能被送來私塾的,都是家中最寵或被他們寄予希望最多的那個,孩子吃個飯,他們都恨不得喂到嘴邊,聽完趙大人的話,諸位家長忽然醍醐灌頂。

一群小蘿蔔頭忽然背後有些冷。

這第一日開學,先不分班,而是先讀守則,帶他們逛了一圈私塾,私塾有個專門的灶房,每日會提供可以飽腹的小零嘴……

有的家長一巴掌輕拍在孩子腦袋上,“你這日子比家裏過得還舒服,老子小時候怎麽沒遇到過這種好事。唉,趙大人怎麽就不早生個幾十年?”

說是這麽說,男人臉上的笑容和憂愁都不似作假,那被拍了一下的孩子,‘不懂事’地吸了吸鼻子,“爹,要不你來讀?”

“嘿!”那家長這會是真想一巴掌拍過去,“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進了私塾,給老子好好學知道沒?”

“知道了,”孩子眼中閃過一絲向往的神采,“我最崇拜趙大人了。”

走到後頭的人,聽見這句話,心裏跟著酸了半拍,以同樣方式讓孩子好好學,不要辜負趙大人的好意。

總之他們是左一句趙大人右一句趙大人。趙大人能讓他們吃飽,讓他們賺錢,還讓他們的孩子有書讀且不讓人歧視,那就是最好的。

第一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商人和農戶,互相牽著自己的孩子,兩者雖地位不平等,錢財不平等,但見著面還真能說上兩句話,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話題。

他們是以另類方式提前交了束脩,因此第二日便入了學。

偶爾有人經過私塾時,還能聽到朗朗讀書聲,叫人向往。

府城裏還有十來戶富商未送孩子進去的,待他們一轉身,發現孩子的玩伴也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