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2頁)

夫婦倆回到屋中,承歡郡主想起一事,與他提起,“我今日進了宮一趟,皇祖母同我說了好一些話。”

恐怕是仁元帝一早與太後交代過。

趙言大手覆在她腹部,卻沒問到太後叮囑了什麽,道,“嗯,但陛下讓我回來考慮考慮也是真的。”

承歡郡主微擡起頭,輕聲道,“夫君,我不會幹涉你,這事還是你自己決定。”

“只是要你受些苦了。”

一句話,夫婦倆都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承歡郡主閉著眼睛,摟著他的手臂,微微搖了搖頭。

因著這事,趙梨花和張高都未休息好,仔細想了一夜。

但第二日趙梨花便同他道,“言哥兒你若要外派,榮安之後肯定要隨同你一起去的,只是也要等她生完養好了身體再去找你,至於我和你姐夫我們也有許多年未回去了,趁著小豆子回原籍科考,也好回去看看。”

趙梨花一向通透,一夜將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消了他的後顧之憂。

對於她如此果斷的決定,趙言一時啞然。

既然已經作了決定,家中後續安排也有了,趙言第二日便去禦書房拜見仁元帝。

對於他的決定,仁元帝不意外,卻是愉悅的,在他眼中,一個能幹的臣子,可比什麽都重要。

“朕打算派你去南陵府,”仁元帝道。

聽到這熟悉的名字,趙言微訝,他記得他當年遊學那會兒,朝中派下去的知府才任職一年,待明年春二月便滿三年了要調任了,倒沒想到會輪到他。

隨之浮現他腦中的,便是當地的市舶司,以及外貿往來一事。

然而仁元帝還提起一事,“朕聽人說過,你曾經去過南陵府?”

趙言不知他話中的這人是誰,低著頭,“是,曾經去南陵府一遊。”

“哦?”仁元帝有了好奇的心思,“當地如何?”

趙言仔細想了想,見他有興致,細細講述,“與京城有很大區別,首先便是人口,街道四處可見金發碧眼的歐羅巴人……”

仁元帝慢慢擱下筆,背著手聽他說完,“那你對市舶司有何想法?”

話題轉得如此快,趙言差些沒反應過來,接著回答,“臣以為,市舶司一設乃陛下的聖明之舉,內可充盈國庫收入,外可通過貿易來展現我朝的大國情懷,讓我朝文化遠播……”

趙言奉承完一堆話,才道,“臣當日曾站在碼頭一見那壯闊景象,海面舳艫千裏,揚帆一片,一船船的貨物運進我朝……”

仁元帝聽完心情也極好,愉悅地笑了兩聲,“說不定朕派你去,還真派對了。”

趙言也發覺自己說太多了,“微臣一時激動,口無遮掩,還請皇上恕罪。”

“無礙,只是你同陳侍禦史認識?”仁元帝像是隨口問道。

趙言很快反應過來此人是誰,“稟陛下,臣當年遊學時,曾受過陳先生的幫助,我亦與先生家夫人公子是知交好友。”

“嗯,”仁元帝坐下,“榮安那處,還要你同她說一說。”

仁元帝這會兒的語氣,就像一個長輩在交代晚輩。

“是,臣遵旨。”

趙言從禦書房出來後,將被皇上召見後所說的話的前前後後聯系起來,他會外派去南陵府一事,有很大可能與他的先生陳庭正有關。

天色還早,趙言讓小廝拐了個彎,朝陳府去,也是湊巧了,他正好與回來的陳庭正碰上。

“是為了外派至南陵府一事?”陳庭正等他過來了問。

“先生,確是這事。”趙言拱手。

陳庭正背著手擡步往府裏去,趙言跟上,二人之間就像早有了多年的默契在。

坐下之後,待小廝沏好茶,他直接道,“北有五個職位,南有三個職位,你便只能在後面三個職位裏面選。”

陳庭因為皇上旨意,在地方待了五年不止,如今雖進入中央禦史台行百官監察之職,但若想知道地方職位空缺情況,還是很容易的。

趙言了然,好奇問了一事,“如今南陵府的知府如何?”他還記得他說過此人是務實一派。

陳庭正沉吟了片刻,“無功無過吧,只是,裏面可操作的余地還是很大的。”

趙言知道他的意思,恐怕他也是將南方三個職位比對之後,向皇上推薦了他。

“其實我若不予陛下說明,陛下也要將你派去南陵府,你很合適。”察覺到他的想法,陳庭正主動道。

趙言疑惑,除了賬目一事,他還未展現其它方面能力。

陳庭正輕啜了一口茶,見他如此,臉上也難得有了笑意,“你作為年輕人的身份,以及當年科考策論幾問,以及你在戶部做出的成就,都說明你很合適。”

趙言只覺得第一個策論的理由很合適,隨後兩個有些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