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94(第2/4頁)

秦榮大笑兩聲,“我等吃不消這艷福啊。”

趙言笑了笑沒說話,他怕花砸到他嘴裏,他目光直視前方,對兩邊呼喊的姑娘沒多大興趣,然而往他身上丟的只多不少。

遊完街,時間已經不早了。

趙言等新科進士還未領官銜,只能先回去待命。

傳臚後第三天,賜新進士宴於禮部,稱為恩榮宴,又稱瓊林宴。

趙言和李松山他們一同參加。

方步入瓊林宴,他就能清晰感覺到,這已經是一個小小的官場了。

有人過來同他打招呼,然而更受歡迎的還是秦榮,趙言這會兒才知道,秦榮代表的官僚子弟。

不過這事沒影響他的心情,他對於敬酒的來者不拒,挨個沾了小口,亦將禮儀貫徹俱全。

瓊林宴後,他們面對的便是入朝為官的事。

古代朝廷中央機構較後世簡單,後世中央有立法、行政、司法、監察、軍事五機構。而古代只分為行政和司法機構,因為立法與行政和軍事不分,監察被司法融合。

其中行政以皇帝為首,下有負責政要、協助皇帝處理事務的中書門下決議機構。而具體辦事執政機構,是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

司法機構則分為主審判的大理寺、復核的刑部,以及行使監察職能的禦史台。

他們這些新課進士,領官銜之前,還有一次職官考試,才可脫下常服著官府。

職官考試,由吏部負責。

一甲前三名,他們有優先選擇的權力考哪個機構,但無論選擇哪個,同樣都是從小官也就是打雜的做起。

以往新科進士,按照習慣都是先進行政決議機構中書門下練練,爾後熟悉政務之後,才有能力去別的部門機構辦實事。當然也有小部分選擇下放做官的。

趙言雖擅長於科舉,但對政務一方面,他也是頭一回面對,因此他想先試試中書門下的考試。

這場考試大部分人都能過,除非是特別次的,沒考過則由吏部分配到比較累又不被討好的地方。

吳瀚和方仲禮臨門一腳慫了,無疑,因為決議機構中書門下等於是為當今聖上服務的,等於每日都有可能直面皇帝。

李松山倒是出乎意料,他選了刑部,“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書研究,刑部主復核,我想我會很喜歡翻看那些案例。”

趙言了然,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會兒,方仲禮和吳瀚也決定好了,前者一樣想去刑部,後者則是因為臨時想到了以前的承諾,他想跟在趙言屁股後面走。

趙言抿唇,“你們都想好了?”

方仲禮苦笑,“想好了,”

未來還是未知的,他雖也不想同他們分開,只是到底還是在一朝為官。

“好,”

職官考試有十日時間準備,多是考核為官的能力和水平,只一上午時間就考完了。

趙言他們如願考進了自己想進去的中央機構。

當日吏部就給他們發下了官服。

趙言得知,一甲第二名張千居進了大理寺,第三名秦榮同他一樣入了中書門下。

統一穿上官服之後,他們再次被聖上召見。

仁元帝先召見的是秦榮,秦榮的親爹侍中令就候在皇帝一旁,大致是誇了幾句有父之風範,秦父與秦榮受寵若驚,同時下跪。

“趙言,”仁元帝忽然看過來。

“學生在,”他此時還未正式入職,只能自稱學生。

仁元帝問,“你今年可是才二十?”

趙言來不及多想,“是,去年十二月是二十歲的生辰。”

因為趕考的事,他甚至未行及冠之禮。

仁元帝點頭,“可有婚配?”

趙言腦袋炸了一下,老實點頭,“還未婚配,”

仁元帝笑道,“倒是還年輕啊。”

他之後又轉向其它人,趙言始終不知他的目的,只好退下。

這場召見半盞茶就結束了。

趙言跟著大隊伍退下,方走到宮門口,有人拍了他肩膀一下。

趙言回過頭看見來人立即作了個揖,“學生拜見先生。”

陳庭正背著手,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這兩年變化也極大,”

趙言也笑了,“是,”

“方才聖上問你年齡的事,恐怕是有意為你婚配,你也不要緊張,聖上一向聖明。”且仁元帝早就看過新科進士的生平簡介,他又哪裏會不知哪個沒有婚配。

“是,學生不緊張。”趙言撒了謊,雖說他未想過成親的事,只他並不是對這方面沒要求。

陳庭正點點頭,見後方有人過來,他為著避嫌先行離開了。

趙言他們考取功名,如今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如今已然是四月初了,到家之後約摸是六月末七月初,大家夥這會兒都歸心似箭。

趙言一路上遇到不少往南下的,其中有好幾個是東寧府的,他還知道這幾人都是二甲的前十名。由此可見,東寧府傳出‘盛產’大儒和官員的名聲是有緣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