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回門(八月二十八)

顯榮擔心大少爺謝尚不高興,下意識地看向謝尚,結果卻見到謝尚面色如常,恍若未聞。

昨晚謝尚心有所悟,學有所得,其中又尤以《中庸》一篇感觸最深。

他嶽父嶽母,謝尚想,生為莊戶,沒什麽見識學問,正是聖人口中的“愚夫婦”。

結果偏就是他們這對愚夫婦生養出紅棗這麽聰慧的女兒——這便就是《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一篇中所講的“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的現實例子。

道無處不在,存於聖人,也存於似他嶽父母這樣的匹夫匹婦,所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然後韓昌黎作《師說》解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他嶽父母,謝尚想:雖口不能言道,但行為近道,可以為師,他如何可以輕視他們呢?

謝尚經昨夜和紅棗一談,竟於當下就去了門戶偏見,摸索到了正心修身的門墻。

王石頭、李桃花等兩家人也都在,謝尚同他們一一見過,口中“舅舅”、“嬢嬢”不絕,哄得他們個個眉開眼笑,心情舒暢——不枉他們為了今天的認親丟放了家中幾天的活計!

寒暄過後往莊裏走,紅棗看她爺李高地等不在,便悄聲問王氏道:“娘,我爺他們今兒不來嗎?”

“來!”王氏道:“認親這麽大的事兒,咋可能不來?”

“他們可能是沒想到你們這麽早就能來。不過剛你爹已經囑咐陸貓去村裏叫去了,該是很快就能到了。”

“我們來得很早?”說著話紅棗的目光落在王氏臉上。

“比咱們村,確是早些。”看到緊跟在紅棗身後的兩個丫頭是面生的彩畫和芙蓉,王氏含糊說道。

先前跟全喜娘打聽知道城裏新媳婦回門的時間跟高莊村一樣都是巳時以後,王氏摸不清謝家的底,便不肯多言。

“娘,”紅棗看到王氏的動作,眨眨眼,然後說道:“來前我公公說你們在家盼著,所以讓我們早點出門。”

“你公公是這樣說的?”王氏心中大石落地,高興笑道:“這就怪不得了!”

趁著王氏高興,紅棗又悄聲提起來時路上謝尚所托。

“娘,一會兒吃蛋茶,您讓桂香她們給尚哥兒碗裏只盛四個就好。多了他吃不下,強吃下去反倒是傷身。”

“才吃四個?”王氏驚了:“這也太少了吧!這新女婿上門怎麽著也得吃一碗十二個啊!”

“娘,您這新女婿不是城裏人嘛?城裏人飯量小,家常三碗飯才抵咱們家一碗。”

“您待您女婿得按城裏人的飯量來,這不失禮!”

聽紅棗這麽一說,王氏恍然,然後方點頭應了。

今天謝家只來了謝尚,李滿囤便把謝尚讓到了主院堂屋,王氏則領紅棗進了紅棗在家時的臥房。

李桃花和王氏紅棗走在一處,原踏腳跟了進去,但轉念又退回了堂屋。

摒退彩畫、芙蓉等人,王氏方附耳悄聲問紅棗:“紅棗,昨兒早上敬茶,你婆婆難為你了嗎?”

紅棗搖頭。

王氏想想又問:“那跟你說啥了沒有?”

紅棗仔細想了想方才道:“娘,敬茶的時候我婆婆就說了一句她想說的和我公公先前說的一樣,並沒有其他的話。”

“而我公公先前也就說了一句‘相互扶持,好好過日子’的話。”

“就這麽多?”王氏不信。

比如她當初嫁到李家,她繼婆婆於氏在她敬茶時還給她念叨了許久的類似“事公姑,如捧盈,修己身,如履冰”的女兒經——當初於氏念叨了多久她就跪了多久,後來起來時膝蓋都站不直了。

李家不過是戶莊戶,新媳婦進門尚還要受這許多的規矩,想謝家官宦之家,如何能不給新媳婦規矩訓話?

“就這麽多!”紅棗肯定點頭道:“娘,您想謝家十三房上下男女近兩百人,我不過一個早晌就全見好了。”

“連老太爺在內,都只是一兩句話,沒人多說啥!”

紅棗說著說著突然想笑,心說:所有人說話簡短,難不成是眾志成城,不願誤了午席?

比如前世她老板總喜歡臨近午飯才召開會議,說唯有此時會議效率最高,所有人都是直奔主題,不講廢話和不做無謂爭論。

王氏依言合計了一番,合計出確是一人只得一兩句話的時間,心裏也是嘀咕:說好的禮出大家呢?怎麽紅棗進了謝家,頭頂三層公婆,竟沒得一句教訓?

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王氏想想又問:“事後你婆婆也沒給你講講為婦之道?”

“沒有啊!”紅棗接著搖頭:“昨兒午飯吃席,飯後散了就各自回屋。”

“然後晚飯她啥也沒說。對了,娘,今早家來,我婆婆倒是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