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破宅開鋪(二月初三)

正月三十, 余莊頭送來了鋪子一個月的收益。李家糧店自正月十八開業以來, 未做成一筆糧食生意,其所得的十一吊錢, 都來自於野菜。按規矩,余莊頭給李滿囤送了六吊六串錢。

李滿囤得了錢後算了算,開店至今三個月, 鋪子賺到的錢足有八十來吊,比買鋪子的本錢兩倍還多。

這鋪子,李滿囤想,可真是賺錢啊!怪不得古話都說一鋪養三代。我現手裏剩錢,倒是再買個鋪子才好。

因二月初二, 李貴雨訂親,故二月初三, 李滿囤才得閑進城去尋了朱中人, 托他再給尋個鋪子。巧了,朱中人手裏正好有一個鋪子轉讓。

鋪子在西城, 不過位置並不在西城大街上, 而是在西城豐樂巷巷口,正對公井的位置。

鋪子原來做的是裁縫生意,只不過開鋪子的裁縫元宵節去東街看燈被踩死了,而他的三個兒子都還小,撐不起門戶。故而裁縫的寡婦婆娘便就決定帶著三個孩子回鄉下種地,依托族人生活。

這個鋪子掛出來後問的人不少,但實際下手的卻還沒有––這鋪子的東家無故橫死了, 光聽著,就覺得不大吉利。

李滿囤聽後倒是覺得無所謂––橫豎他自己另有宅子,自己不住這兒。何況,這雉水縣城都存在幾百年了,歷年來老死的人都不計其數。這宅子就因為住裏面的人死了而要避諱,這避諱得過來嗎?

這個鋪子是個齊整院子改建。院子原有主屋北房、倒座南房、東西廂房各三間,其中只北房三間是七架梁大屋,其他,都是五架梁小屋。後來把南房臨巷口的兩間屋破墻開門,做了鋪面,大門堂也由南房的中間移到一側。

如此,有兩個鋪面加十間房屋外帶一個大院子的宅子,開價八十兩。

這個價錢,對比街面上,那有三間門面的鋪子要價一百五十兩,似乎不貴,但李滿囤想到李滿園南城的宅子,也是一樣的格局,而且還都是七架梁大房,只是因為在巷子的深處,便就只要三十兩。

李滿囤心中一動,便又問宅子。這一次,李滿囤買宅不講究大小––只要是公井,或者巷子口的宅子就行。

朱中人微微一思就明白了李滿囤的心思,當下笑道:“李爺,好算計!”

將心中的宅子過了一遍,朱中人將其中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留下,然後方領李滿囤看房。

“李爺,這西城的住戶多是商家,宅子現在在轉讓的都不靠井。”

“您想要近巷口和井的宅子,還得往南城和北城尋。”

朱中人領李滿囤看的前門第一套宅子其實是在雉水城的西南角,只不過這個宅子所在的柳葉巷巷口離南大街比西大街更近一點,所以便就算在了南城。

李滿囤瞧這處院子前門竟是五間七架梁大屋,且兩側還有圍墻,於是極為詫異問道:“這宅子看起來不小啊!”

朱中人道:“這宅子的舊主原是咱們城裏有名的舉人老爺,賈老爺。”

“二十年前賈老爺故去後,他的兩個兒子便就分了家。”

“連帶的這處大宅,也一分為二。其中長子賈大爺得了二進的主院、後院以及後門堂,次子賈二爺則得了這大門堂、二門和一進的院子。”

李滿囤想象了一下,便即了然。城裏的地都是有主的,這兄弟分家自不能似他們高莊村一樣另買宅地建房。現在他們村的地也是越來越少,將來,再有人家兄弟分家想必也是得和城裏一樣,只能在現有的宅地上分了。

“那這賈二爺賣了宅子,要住到哪裏去呢?”李滿囤不大理解賈二爺為啥要賣祖上留下的宅子。

朱中人道:“這賈二爺自己還有別的宅子。”

“去歲賈二爺中了秀才後便想著開個學館。但因賈大爺先已經在這宅後開了學館,這賈二爺不願兄弟相爭,於是才想賣了這宅子換個別處的宅子。”

聽明白主人賣房的因由,李滿囤還是疑惑問道:“這宅子賈大爺不要嗎?”

朝廷的律法中有優先鄰居買宅的條例,這宅後就是原主的兄長,則更是優先中的優先了。

朱中人聞言也是嘆息:“賈大爺當然想要,但他是有心無力。”

“這些年,賈大爺每逢鄉試都要去省府考試,這歷年來的往返費用,哪裏是一座學館所能負擔得了的啊?”

“這些年,賈大爺早把賈老爺留下的內底都耗盡了。”

自古“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賈家兩位少爺自幼過慣了好日子,大手大腳慣了,所以雖都沒啥惡習,但在賈舉人過世後,日子還是越過越窮了。

李滿囤聞言一驚,下意識問道:“這鄉試到底要多少錢?”

李滿囤聽過賈舉人的名號,知道賈舉人當年也是這雉水縣響當當的大地主。一個大地主都負擔不起長子的科舉費用,可見這科舉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