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頁)

每個封地駐紮有公府或侯府的五百名披甲人,太衛府和太戍府各四百名披甲人,以及戰奴若幹。

太衛府由各城太衛掌管負責守城,太戍府則是朝廷囤兵,只聽朝廷調令。

天子身邊十二位門郎將,除了已經在陳武侯的嚴世侯,以及奔赴福棲城捉拿閔公的蕭世侯,又派了三位世侯兵分三路去平叛。

裴三郎不上朝,能打聽到的消息只有這麽點。

他幫不上別的忙,物資方面還是能提供點助力的。

京城這麽冷的地方,大冬天的開動大軍,是非常不利的。

好在之前雪災,囤積了不少帳篷,神鳳山還有煤礦,這在最大程度上解決了取暖問題。

至於保暖衣物,這麽多年他攢了挺多的鴨絨、鵝絨,因為衣服料子的緣故,制出來的羽絨服總跑毛,在室外穿還有點透風,技術問題沒得到解決,就一直沒有批量投產。

戰奴和披甲人的冬襖多為羊皮襖,皮料都不太好,這麽冷的天,保暖效果也有限,裏面的襖子也不太暖和。

裴三郎讓紡織作坊全面趕工羽絨襖,護膝、羽護肘、護腕、手套。這些的內層都填上層羽絨夾層,能起到一定程度保暖作用。

部隊用的馬甲也制出來,衣服口袋多,還可以加腰帶掛腰包之類的東西,能裝很多物品。例如紗布繃帶傷藥等急救物資可以隨身攜帶備配上了,不用再受了傷連個救治都沒有,能很大程度地減少傷亡。

最重要的是食物,他提供的都是油炸過的或者是加糖的高熱類食物,還有就是把壓縮餅幹和奶酪制出來,包括各種臘肉、肉幹等,連東西帶方子一起交給瑞臨長公主。

朝廷的食品作坊比他的大,產能也比他高,每天能夠提供最多的物資。

在他看來,在這冰天雪地用驢子、牛車運粗糧、細糧是最傻的,也是最傷戰鬥力的。

準備高熱食物作為行軍路上的食物供應。至於前線糧草,讓各地豪商運過去,太商府派人直接駐紮過去,就近籌備糧草。

起兵的城多,有五十座。可大鳳朝有九百多座城,八百多位公侯,還有一百多座城目前沒有封出去,暫由太禮府派人臨時掌管,這些都是能調人和調糧的。

打仗危險,可對商人來說,恰恰是做生意買賣賺大錢的時候。

平時,戰奴們吃個半飽或者是餓上一兩餐肚子也沒事,現在隨時要上戰場的,得吃得飽飽的才行。即便朝廷有存糧,那也需要持續向豪商們購買。

裴三郎活了兩輩子頭一回遇到戰爭,慌得不行,挖空心思地給朝廷各種張羅物資,成天往太商府跑,帶著車隊跟螞蟻搬家似的往太商府運貨。

天子和瑞臨長公主都被他砸傻了。

京城裏的公侯和朝廷官員們也都懵了。

曦公到底有多能攢家當!

羽青鸞對裴曦大概有多少家底,心裏是有數的。

裴曦經常給她寫信閑話家常,莊子裏生了匹小馬駒,用馬和驢生出騾子,一個池塘撈了多少魚賣了多少活魚又留了多少制成魚幹,三十個池塘一年能囤多少糧,要怎麽賣,都叨叨叨叨地寫在信裏。

包括他收了多少糧,要用多少糧食加工倒手保持賺錢,又要留多少糧用來應對災年,這些都寫在信裏告訴她。

裴曦的賬目向來簡明清楚,一眼就能看明白記住了。

太子坐在羽青鸞的旁邊,看完奏報,掰著十個手指頭來回算了半天,也沒算明白,求助地看向自家姐姐,結果姐姐沒理他。

朝廷封地多,總能遇到起兵作亂的。

不說今次,之前天子派出親隨軍去封地查抄公侯府,次次都要強行攻城,等到破城之後,才能拿得到人抄得了那些公侯的家。

朝廷上下,早就習慣了。

這次比起以往,也就是跟閔公府勾連的人多了些,對方主動了點。

天子回過神來,說道:“這是裴曦對朝廷的心意,自當褒獎。”

朝堂上的眾公侯官員們聽到心意二字,下意識地看向羽青鸞。

太子注意到大家看來的目光,以為在看他,把背挺得筆直,一副很是神氣的模樣。他的嘴唇微微嚅動,悄聲對跟他坐在一起的羽青鸞說:“皇姐,大家都在看我,我緊張。”

羽青鸞:“……”她低頭看了眼身側自作多情的弟弟,又擡眼掃向殿上眾臣。

大家紛紛避開他的目光,附和天子,把裴曦一通誇贊。

天子吩咐瑞臨長公主把裴曦送來的貨,按照市價用金子結算給他。他等下朝後,又讓瑞臨長公主把裴曦送去的新鮮物什送來幾份,讓他開開眼。

瑞臨長公主辦事很有效率,當天就給天子送來了。

一樣挑了十件,送來的物品在天鳳宮正殿堆成了小山。

好多東西都是天子沒見過的。

天子提起一個包,問瑞臨長公主:“此包有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