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門天驕【13】(第3/4頁)

拿著財物離開的楊元啟把張氏母子拋之腦後,他要科舉就得回原籍,也就是回平安縣參加科舉。

楊元啟想到老家應該還有家人,正好他讀書科舉是對家族有利的事情,完全可以讓家裏人供他讀書。

就是他現在年紀有些大了,都三十多歲了,不過他有前世的讀書基礎,不需要從頭開始讀,直接參加科舉考試就行,三十多歲也不算老,還是能夠做官的。

楊元啟自信滿滿的回鄉了,然而他回到楊家村時,都有些不敢認這鋪著敞平整水泥路,建起一排排敞亮大房子的村子是他記憶裏那些窮破小的楊家村!

如今楊家村在楊元嘉和楊三柱的幫襯下發展起來了,村子裏開展了種植業,有不少外來商人來收貨,因此楊元啟一個生面孔也沒人在意。

楊元啟按照記憶裏的路,找到了自己家的位置。

但那個位置上沒有他印象中的泥胚房和青磚瓦房,而是一座三層高的漂亮小樓,又寬敞又明亮,看著讓他眼珠子都瞪出眼眶了。

直到有人打開院門,見到那張熟悉的臉,楊元啟才不敢置信的喊了一聲:“娘?”

李氏聽到有人喊自己娘,下意識聞聲望去,卻見是一個陌生面孔,李氏當即冷下臉來:“咋滴?又來找老婆子我認親啊!老娘告訴你,我二兒子都死了十幾年了,別想騙我!”

楊元啟知道楊二柱離鄉多年一直沒報信回家,被李氏以為已死也不奇怪,他解釋道:“娘,我真是二柱啊!您不記得了,兒子身上還有……”

“你想說你身上有個跟我兒子一模一樣的胎記是吧?”李氏不耐煩的打斷他,“這一招都用過多少遍了!滾滾滾!”

李氏直接拿著大掃帚把楊元啟給趕走了,旁邊路過的村民見了,都見怪不怪了:“又有來認親的騙子了!”

楊元啟這個‘騙子’直接被村民們一起轟出了村子。

他沒了楊二柱這個身份,根本沒法參加科舉,更別提重回官場了。

楊三柱回家的時候,李氏正好想起前幾天楊元啟回來認親這事,就在飯桌上跟楊三柱提了一嘴。

楊三柱卻記在了心裏。

因為以前鬧出的認親者都是楊三柱為了避免真正的楊二柱回來搞事,悄悄派人找了一些跟楊二柱模樣體型相似的人假扮的。

這些假扮者一個個扮演得比楊元啟這個真的還像楊二柱,李氏認下兒子之後,楊三柱就揭穿他們的騙子身份,三番四次下來,李氏根本不信楊二柱還活著了。

楊元啟這個真的楊二柱,不是騙子也成了騙子。

楊三柱把楊二柱已死這件事蓋棺定論釘死了,李氏也不可能再相信別人的認親了,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楊家出了一個贅婿,影響楊家名聲了。

這次出了一個不是楊三柱安排的認親者,楊三柱就懷疑是真正的楊二柱回來了,便派人去調查。

他也沒有直接調查那個認親者,而是派人去調查江南張家的贅婿楊元啟,在查到張家敗落,楊元啟不知所蹤,楊三柱基本就可以確認前幾天的認親者真是楊二柱了。

楊三柱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京城的元嘉。

元嘉只回信道:“不必管他,只要保證世上再無楊二柱此人便可。”

原男主沒了楊元嘉堂弟楊二柱這個身份,他以楊元啟的身份做什麽,元嘉都毫不在意。

收到回信的楊三柱果真沒去尋找楊元啟。

而楊元啟在平安縣徘徊了一些時日,打聽到楊元嘉竟然官拜一品,成為內閣首輔,權勢滔天,就連楊三柱都成了赫赫有名的皇商,心中震驚又嫉妒。

他上輩子只是舉人功名,哪怕靠著嶽家借力,臨死前也止步於正七品的位置,再無上升的可能。楊元嘉卻混得比他好這麽多,那豈不是說,若是前世楊元嘉沒死,他就會跟這輩子的楊二柱一樣,連正七品縣令都別想做了?

楊元啟對於楊元嘉沒死這件事很忌諱,他以為楊元嘉跟自己一樣也是重活一世,否則怎麽會出現這麽大的偏差?他也不敢再回楊家村了,怕楊元嘉會弄死他。

於是楊元啟膽戰心驚的跑路了,徹底沒了消息。

<<<<<<

原劇情中楊大伯番外:

“老太爺,老爺他已經,去了!”

楊大伯聽了這個噩耗,頓時眼前一黑:“報應!真是報應啊!”

就因為他當年一念之差,為兒子偷來了如今的人生,所以老天爺就要罰他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妻子李氏心中也悲痛欲絕,但聽到丈夫喃喃自語的話,心中有些奇怪。

自己丈夫做了一輩子的老實人,怎麽忽然胡言亂語說起這些話來了?

這時,楊大伯一個踉蹌,忽然倒了下去。

身邊的丫鬟小廝連忙扶住楊大伯,把人扶到床上躺著,又是手忙腳亂的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