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門天驕【06】(第3/4頁)

眾人對元嘉的身份猜測紛紛,不過誰也沒往最近名聲大噪的神童秀才公身上猜。因為元嘉身體抽條長得快,看起來如同十二三歲的少年,不像是十歲的孩子了。

元嘉和盧靖來到包廂門口,盧靖推開門,元嘉走了進去,見到私塾的同窗們都被盧靖請了過來,不管是甲班還是乙班的人。

這些人本來正熱火朝天的聊著,聽到開門的聲音,轉頭看去,見到是元嘉走了進來,頓時現場一靜,眾人紛紛站起身來:“元嘉哥來了!”

明明在場的眾人大多數年齡都比他大,但都跟盧靖學著喊他哥了。

這讓元嘉有種自己成了黑澀會老大的微妙感覺。

楊三柱也在場,他身邊的主位正空著,他朝元嘉招手:“元嘉哥,坐這裏!”

元嘉朝他走了過去,然後對眾人微微一笑:“大家都坐!”

起身的眾人這才坐了下去,氣氛又重新熱鬧了起來,不過一個兩個都和盧靖一樣,對著元嘉尬吹彩虹屁。

如果說以前還有人對元嘉有嫉妒之心,現在元嘉已經達到了眾人仰望的地步,也就嫉妒不起來,只剩下羨慕與憧憬了。

元嘉自小便是天之驕子,這種場合見多了,在眾人之間遊刃有余的交際著,態度既不倨傲冷漠,也不讓人覺得軟弱可欺,不由自主的,眾人就從敬畏元嘉秀才公的身份變成了敬畏他這個人了。

楊三柱坐在元嘉身邊看著,心中暗暗震驚,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注定要成為大佬的天才人物嗎?明明只是一個十歲孩子,年齡比在場很多人都小,但就是不知不覺間能讓眾人視他為領袖。

難道這就是大佬的人格魅力?

<<<<<<

三年後。

十三歲已經抽條長高成俊美少年的元嘉在府學裏混得如魚得水,府學裏的先生們都很喜歡這個敏而好學的天才學生,而同窗們除了個別心思不正的,大多都對元嘉這個聰明卻又刻苦努力的同窗十分敬佩。

在府學中學了三年,元嘉決定就這一場鄉試可以下場了。

當初考秀才,是為了盡早成名以及改善楊家的環境,才會年少下場考科舉。

但實際上年紀太小在科舉考試中是一個不利因素。

因為主考官很可能會覺得天才太年輕,難免恃才傲物,需要好好打磨,於是就壓一壓名次,美其名曰‘為了讓天才多磨礪心性’。

元嘉年齡小,就算一路順風的考上狀元,十來歲狀元在朝廷看來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辦事不牢靠,很可能會被扔去翰林院熬時間,然後就被熬忘記了,反倒是平白浪費青春。

因此元嘉決定在鄉試會試上都不用急著考,耐下心來多多打磨自己的水平。

元嘉在距離鄉試還有幾個月的時候,和楊父楊母一起回了一趟平安縣。

當初楊父本來打算把家搬到府城來的,但府城的房價貴,物價也比平安縣要高很多,搬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他三年前從平安縣來府城讀書,盧家家主和盧靖也正好要來府城查賬,兩家人順路,便同行。

盧父也是個人精,在刻意交好人時,說話做事讓人如沐春風,讓人很難不對他產生好感。

一路同行下來,楊父與盧父關系拉近了不少,盧父提出把盧家在府城買的一套宅子借給楊家住,楊父思索了一番,覺得買宅子不現實,租別人的房子也不方便,倒不如租盧家的房子。

正好盧父有意交好,就以一個很低的價格把房子租給了楊家,楊父原先還不同意,覺得價格太低是占了盧家的便宜。

然後盧父很精明的把盧靖送過來了,盧父在府城找了一家學堂,讓盧靖轉學過來讀書,又把盧靖托付給楊家:“我這兒子嬌生慣養又調皮搗蛋,還請你們多加照看!”

於是盧父一邊順理成章的把盧靖塞到府城的宅子裏跟楊家人一起住著,一邊又合情合理的降低了房租。

楊父自然沒話說了,答應了下來,事後又讓楊母多多照顧盧靖。

這麽一來二去,盧靖就跟楊家人的關系變得親近了許多,盧家和楊家的關系也因此常來常往,如同親友。

元嘉和父母回到了平安縣的家中,楊三柱還住在這裏。

本來楊父是打算帶著楊三柱一起去府城的,給他轉學到府城的學堂讀書。

不過楊三柱對自己的身份心裏十分有數,沒道理占二叔家的便宜占個沒完,府城的學費和生活費可比縣城要貴多了,他那點賣香皂的錢可不夠。

於是楊三柱堅決要留在平安縣裏讀書,說是習慣了李秀才教他,不想轉學,怕去了府城跟不上。

楊父也不好強行帶楊三柱去府城,就拜托李秀才多照看一下楊三柱,又回楊家村跟楊三柱的親爹娘說了這事,才放心留他在平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