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3/5頁)

或許是因為以前他就一個人,只有把他撫養長大的老道士算是親人,現在他來了這裏,有了另一半,有了孩子,親人多了,牽絆也多了。

對俞向安,他沒那麽擔心,除非真遇上什麽天災人禍,不然有空間在手,遇到什麽危險了,往裏面一躲,肯定是安全的,兩個孩子不一樣,他們還小,沒有成人,被欺負了說不定都不知道。

這讓他怎麽放心?

只不過感情上無法放心,理智上知道那裏很安全,他的這些情緒只能壓在心裏。

俞向安走過去拍了拍他的手。

她知道。

但是孩子不算很小了。

遲早孩子都是要長大,去別的地方生活的。

……

俞向安回來,短時間內不會回特區,因為她在這邊要處理美食城事宜。

美食城六百多平方的建築面積,如果是住宅的話,那當然不小,但是如果作為商城的話,還是不大,現在這時候倒也是夠用了,十多平方二十多平方的商鋪,一層就有三十八間。

算上兩層的話,就有七十六間。

還沒有裝修完成的時候,俞向安就讓人把招租的標牌掛在外面,路過的人很輕易就能看到。

鐘建強是第一個來問租金的。

俞向安開出的租金中等,參照附近的價格,稍微貴那麽一點,這貴一點也是有理由的。

這商鋪新就不用說了,不同的商家造成的聚集效應也不說了,她這裏有人專門負責衛生,在公共區域的清潔不用擔心。

第一層不愁租,第二層的租金要便宜一些,但是第二層在裏面,現在租的人沒有。

俞向安也不著急,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她回來了以後,驗收,這才結清尾款,然後就正式招租了。

來問的人很多,真正想要租的人比例不高,但是總數在那裏,一下子一樓大半店面就租出去了。

就這裏畢竟是大學區,人流量是不愁的,大學生手裏一般也有一些可以支配的錢,民以食為天,天天受不了,偶爾吃一頓改善夥食不為過。

放到整個群體裏面,下館子的就不是一個小數了。

鐘建強租了兩間,一間賣串串,另外一間賣食材。

他們從鄉下收到的那些青菜雞蛋豬肉都在這裏擺著,這主要是做附近餐館的生意。

在這裏開餐館,要用到的食材可不少,他在這裏支起了店面,告訴大家這裏有這些東西賣。

有的人貪近便,就會來。

鐘建強打算先做幾個月試試,要是不成的話,就退出,這幾個月的租金拿出來還是比較輕松的,要是成的話,他們本來就采購,加大量而已,不費什麽事,就能賺到一筆過手費了。

俞向安也在這裏開了店面,把齊小惠調了這裏來做負責人,原來的五味餐館也搬遷到了這裏。

就在路口最好的那個位置,而原來的五味餐館則是跟火鍋店合並變成了火鍋店的一部分。

齊小惠本來就負責五味餐館,現在調到這裏來,除了要管這裏的五味餐館以外,俞向安不在的時候,美食城其他租戶有事情找的也是她,她升職了,薪資加了一半。

齊小惠的心落到了實處,滿是幹勁的答應了,風風火火的幹起來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賣涼拌的,賣餃子鍋盔的,賣早餐的,賣拉面的……

如果是這裏沒有的類型,俞向安更願意讓他們來,這樣子什麽種類都有了。

租了出去,還要裝修買桌椅。

租戶們動作都很快,越快弄好,越快開張,越快掙錢。

俞向安一開始裏面就刷了白的,要是不挑的,把桌椅弄一下,廚房和餐具弄一下,就差不多可以開業了。

陳隆也在這裏租下了一間十來平方的店面。

他接觸這行業比較早,這裏的餐館剛開業不久,他就來這裏批發了,批發後帶回廠裏家屬區兜售,丟臉是丟臉了,但也掙到了錢。

家裏有錢買糧食了。

那之後,他每天一大早的就會來這邊批發,他手上的本錢不多,一開始只能批發一些素菜,還有一些下角料。

這是家屬區那些男人的最愛,買上一碟子,配上一小杯的酒,那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他每天來回奔波,慢慢的,他積攢的錢也多了,爸媽的臉上也有了笑容,能掙到錢那就是好的。

這人都要活不下去了,講究那麽多沒有意義。

他做這些事會被別人說道,但是別人的說道不會有實質性的傷害,但他要是不去做,餓著肚子是切切實實的。

他掙的錢越來越多。

雖然在別人面前他挺不直腰板,但是私底下,他掙了多少,就只有他們一家人清楚,他們沒了面子,但是得了實惠。

攢著攢著,他批發的也越來越多了,還把之前的發小一起帶著做起了這行當,日子都要做不下去了,那就沒什麽好挑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