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第4/4頁)

王海文:“我先來,從前有個書生,上京趕考,趕考途中,遇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雨,他進破廟躲雨……”

隨後是俞向安,“我給大家說個笑話吧,有一天,老師跟學生說,用長城造句,學生回答,長城很長,老師覺得敷衍,讓他再造一個,學生扭頭拒絕說,不!我又不是秦始皇,憑什麽。”

這個笑話是俞向安的爺爺跟她說的,她已經忘記了她當時為什麽不高興,但是爺爺特意上網找了笑話哄她開心,她記到現在。

……

這是一次成功的活動,之後班級組織班幹部評選,王海文和俞向安職位不變,另外柳明月成了生活委員,許可可成了學習委員。

許可可是第三名,而且她在這一次的活動中成功扭轉了在大家眼中的印象。

她不僅大方的拿出了臘肉,從始至終幫忙,事後打掃衛生的時候,態度十分認真,讓不少人感覺自己之前誤解了她。

她雖然不愛說話,但是看著是個愛學習,品性佳的好同志。

這次俞向安跟姜大娘借了廚具,洗幹凈後還回去了,俞向安惦記著想去“尋寶”。

她在姜大娘家一個裂了口子的碟子下面看到了官窯的標記。

這裏可是首都啊,如果要說撿漏,這裏撿漏的機會最大。

林川柏想了想,“帶孩子去?他們也能去找找有沒有他們喜歡的。”

如果看到有什麽收獲,變裝再去一次也比較安全。

去到最近的一個回收站,雙胞胎去翻小人書和畫冊,他們字認得不全,就喜歡看有圖像的東西。

俞向安和林川柏讓他們兩個自己找,也蹲下身體在舊書堆裏看有沒有用得上的。

翻了一下,發現這裏一本高中教材都沒有,初中的都看不見。

正常。

應該是恢復高考後被需要參加高考的人搜羅走了。

這正常,但是在越過一堆書堆的時候,看到了一張舊桌子,舊桌子沒什麽稀奇的,尤其是這舊桌子還短了一只腳,問題就在短了的那只腳上,為了讓這張桌子平衡,在那下面墊了一個小鼎。

俞向安窒息了,她高中去某個博物館參觀的時候見過一個類似的。

她越看越覺得像,難道就是那個???

天!

林川柏不認識,但是從她的表情看出來了點什麽,看著擔當墊腳石作用的小鼎,他抹了把臉,“大爺,這桌子壞了怎麽不換一個啊。”

“哦,這桌子啊,有年頭了,用習慣了,不想換,原先腿壞了我還愁呢,正好這個長度剛剛好,一個道觀裏破除封建迷信弄下來的東西,這也算是發揮余熱了。”

林川柏和俞向安:“……”

兩人對視了一眼,他們還帶著孩子呢,改天變裝過後再來把這東西帶走,這東西不能私人擁有,以後找個時間捐出去也好啊,要是在這裏磕了碰了,那就太可惜了!

接下來兩人都有些心不在焉,隨便拿了些東西,問雙胞胎找到想要的東西沒有。

林亦寧,“媽媽,我找到了三本畫畫,我還想要這個。”她拿著一個不知道哪裏找到的銅鏡。

鏡面已經花了。

林亦泓找到了五本小人書,一張武松打虎的畫,另外看中了一個箱子,小小個的,他想要用來裝他的“寶貝”。

這種箱子是舊的,也很小巧,所以比較便宜,買來就兩毛錢。

“好,把你們的東西拿過來,要先付賬才能拿走。”

給了錢,他們的小人書正好可以放進這個小箱子裏。

“回去吧。”

回去後,哄睡了兩個小孩,林川柏問了起來,“剛剛你看到那個鼎臉色不對,你認識?”

俞向安苦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漢朝的文物,我高中學校組織活動的時候去博物館見過,當時要寫一篇觀後感,所以我還有些印象。”

林川柏:“!!!”

想起那個鼎躺在臟兮兮的地上、灰塵遍布,支撐著那張滄桑舊桌子的畫面,他也感覺到了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