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制度慣例(第2/3頁)

然後連夜上繳了一份萬字的詳細作戰計劃書,表示只需要一萬鐵騎,就可以南下青州,為女神開拓疆土!

魏瑾將這計劃書暫時扣下,沒有說批,也沒有說不批。

“再等兩天。”渤海公興致勃勃地對單秘書解釋,“曹嶷的手下私自勾結士族,影響土地開墾,我需要先處理樂陵郡勾結亂匪的士族,殺雞儆猴,至於曹嶷,只是順帶,不急於一時。”

嗯,徐策雖然沒有肝娘秀兒那樣絕頂的聰明,但應該能明白她的意思。

單謙之有些無奈地搖頭:“這些小事,你拿主意便行,晉帝的事情,你準備怎麽辦?”

魏瑾微微皺眉。

晉帝,就是那位被匈奴俘虜的可憐皇帝,他在匈奴皇帝劉聰手裏擔驚受怕了兩年,就在今年正月時,劉聰讓他穿上青衣,作奴仆打扮,在朝廷的宴會上為自己倒酒。

在場有晉朝投降匈奴漢國的舊臣,看到舊主受辱,當場大哭。

劉聰對此非常反感,覺得這些舊臣說不定還心向舊主,於是在二月初一日,將晉帝毒殺。

所以,從現在開始,晉朝已經正式沒有了皇帝,魏瑾又不願立吳王父子為帝,便有幽州世族提議,讓她早日成親,生下繼承人,然後立個傀儡皇帝,行呂後之事。

至於女帝之事,他們倒不是沒想過,而是不敢提——女子莫說稱帝,便是稱王,也是古今未有之事,遠的不說,就說八年前寧州(雲南)大亂,那位十八歲的李秀將軍一力平定寧州,功勞極高,暫時成為了寧州之主,所統領五十八部夷族皆服其治,深得百姓擁戴,使州民安肅,海內清晏,其威勢不輸魏瑾。

但這又如何呢?

只過了兩年,朝廷就讓李釗接手了她的權力兵卒,只可惜李釗無能,弄得天怒人怨,而如今寧州已經大亂五年,還不知何時是個頭。

這種情況下,誰要提出讓魏瑾稱帝,誰就是眾矢之的,這是屬於對千百年來男尊女卑的道德倫理的背叛,誰都不敢冒頭。

更重要的是,魏瑾已經快二十三歲,卻未婚配,又未有子嗣,其將來幽州之權會落到誰手裏,誰又說得清,所以這些日子,大家最多就提的就是她的終生大事,以及子嗣之事。

晉帝死後,這種催婚簡直達到一個高潮,讓人心煩不已。

“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人嫁,”單謙之看她煩躁,平靜地幫忙,“我可以幫你,薪資的話,打個九五折就好。”

“不!”魏瑾斷然道,“我這麽漂亮的姑娘,嫁你是是你賺了,怎麽能要錢?”

單謙之挑眉:“按這個說法的話,姑娘,你沒我長的漂亮。”

於是話題無法進行下去。

真是太討厭了,這男人,怎麽就不和她談談愛情呢?

魏瑾淡定地轉移話題:“先不說這個,將青州拿下,需要多少士卒,準備糧草吧。”

-

313年2月底,青州北邊的樂陵郡霜期過去,土地解凍,春耕的準備已經開始進行。

大量的農民下田,他們卷著褲腿,赤著腳,有些光著膀子,汗滴禾土,認真地為自己的土地勞作。

種棉花和黃豆時,犁地只是最基本的,還要用鐵耙將大塊的土敲碎,田裏的基肥要備起來。種冬麥的,要為冬賣返青準備肥水,水渠要疏浚,免得被淤泥堵塞,土地是最不能糊弄的,錯過了農時,那這一年就難過了。

他們都是從青州、兗州逃來的,種子是田事官處買的,農具和牛都是找官家租借的,農具還好,壞了可以換,牛就不同了,在牽走牛時,田事官都量好了牛的腰圍,要是瘦了超過一半寸,那下個農時就借不到了,要是牛病了,得付藥錢,如若死了、丟了,就得服役賠償。

所以他們為牛準備了幹凈的水,曬過幹草、甚至還有他們舍不得吃的豆子。

雖然前些日子有青州賊攻來,但都影響不了他們勞作的熱情,不就是死了幾十個人麽,哪怕亂匪入村不死上幾十個,這次郡中軍卒只要了半天就趕了過來,已經是讓他們覺得夢幻般的速度了。

更不用說家裏有死人的,直接就給土地做撫恤,看得讓他們眼紅。

“樂陵背靠渤海郡,直接與青州接壤,發展的並不是很好。”徐策走在道路上,對來調查案件的玩家說。

曹嶷文化水平不高,當然也不怎麽會治理地方,而渤海郡的傳說,早就被沿途的海商吹得大象都飄了,讓在青州因為蝗災、兵災、風災快過不下去的庶民們無比向往。

於是,每月都有大量的青州庶民渡過黃河,逃入冀州,這年頭,人口是財富,樂陵便有大量士族將這些流民收納於治下,成為隱戶,在這裏,連最小的士族都有上千口的僮仆,他們修築塢堡,開墾莊園,在這裏,儼然便是土皇帝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