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真真假假

大概在華盛頓大戰發生之後的一個多星期,一家哥譚市的小報社報道了一起兇殺案。

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兇殺案,可問題就在於,這篇報道的內容,幾乎完全就是在暗示蝙蝠俠就是兇手。

拜薇拉的短文所賜,目前的輿論大環境還是對超英的歌功頌德,是以這篇報道暫時還沒有發酵。

在報道中,報社記者也只是含糊地提了一句“知情人表示或許和蝙蝠俠有關”,並沒有完全揭露。

但薇拉火速趕來哥譚,為的就是這篇報道。

七個超級英雄,鋼骨和沙贊身上的問題最少(可能與他們很少出現有關),神奇女俠是牽扯方比較多……最麻煩的就是蝙蝠俠。

華盛頓大戰之前,就數蝙蝠俠的名聲最差勁。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的幾年內,蝙蝠俠之於哥譚,基本上就是個恐怖傳說。

和“血腥瑪麗”、“slender man”、“削腎客”等故事一樣,很多人都把“bat man”看作是哥譚暗夜的幽靈。

親自把有關於蝙蝠俠的所有報道和事跡整理過一遍之後,薇拉覺得真不怪哥譚人多想,早幾年的蝙蝠俠放在恐怖電影裏完全不違和。

蝙蝠俠到底有多嚇人呢?

想象一下吧:

你獨自一人呆在家裏,明明都已經把門反鎖,家裏還設有無數安保防護,半夜睡醒的時候,突然聽見走廊裏有嘎吱嘎吱的怪聲。

你拿著槍走出去,發現走廊什麽也沒有,周圍很安靜,只有你自己的心跳聲和呼吸喘氣聲。

然後在黑暗和死寂中緊張地來回檢查,發現安保防護完好無損,你松口氣地回房間,走進浴室,剛想洗把臉,卻在鏡子裏,看見你身後站著一個黑衣蒙面男人。

他就站在你身後,靜靜地看著你。

——管你是誰,這個時候肯定是嚇得尿都快出來了。

這就是蝙蝠俠這幾年在哥譚經常幹的事。

沒人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在不破壞安保系統和門鎖的情況下潛入室內的,也沒人知道他到底在哪個角落中暗暗地觀察你……他總是在暗夜中出現,單槍匹馬地幹掉所有人,用殘酷的手段刑訊逼問,把人嚇得半死之後又把人打得半死。

在他這幾年的震懾下,哥譚大多數黑幫聚集開會都開始選在大白天了,因為白天不會有可怕的蝙蝠俠= =

也正因為如此,整個哥譚,從官方到民間,基本都在害怕他。

這種情緒反饋到哥譚市的媒體,導致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沒有一天不在批評譴責蝙蝠俠。

而且,他們的批評,是有跡可循的。

因為蝙蝠俠的確把某些家夥打得要死,每一起案件都有人證物證,一旦翻舊賬,那蝙蝠俠的“超英形象”就會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不過薇拉一點都不怕。

她一點不在乎媒體把蝙蝠俠這些負面報道爆出去——他們敢爆,她就敢借勢運作。

但是如果蝙蝠俠牽扯到人命案件就不一樣了。

蝙蝠俠究竟有沒有殺過人。

這是個底線問題。

被傳媒界認為是“創造了希特勒”的宣傳天才約瑟夫.戈培爾曾經有句很經典的名言:

“混雜部分真相的謊言,比直接說謊更有效。”

這句話尤其適用於傳媒領域。

如果媒體想要讓自己的受眾相信某個事實——比如說現在,他們需要說服人們相信蝙蝠俠牽涉到了某起命案,讓蝙蝠俠硬生生背下這一起人命官司,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擺出事實真相。

蝙蝠俠像個鬼一樣把某些不法分子嚇尿是真的,刑訊逼供某些犯罪嫌疑人、將這些人打到骨折住院也是真的。

那麽倘若把蝙蝠俠的這些過錯事跡和這起最新發生的人命案件同時聯系起來宣傳出去,大家會怎麽看?

哪怕媒體只是模棱兩可地說一句“蝙蝠俠可能是兇手”,已經看過蝙蝠俠一系列劣行的人們都會認定“蝙蝠俠就是兇手。”

即便是調查起來,前面的一切全都是真的,那麽最後的推斷“蝙蝠俠是兇手”,就一定也是真的。

——這才是最麻煩的地方。

如果不盡快調查清楚,盡早澄清,“曾經殺害無辜”這口大鍋恐怕真就要直接蓋到黑漆漆小公主的頭上,摳都摳不下來了。

在薇拉的詭辯之下,這位被“蝙蝠俠暗戀者”給雷得七葷八素的戈登終於松口,站在絕對公平公正的角度,給眼前這位名為“薇妮莎”的記者小姐透露了幾分真相,兩人就這件命案的事談了談。

“這起命案發生在一個多星期以前,現在是由第一個找到現場的科倫探員負責調查此案,因為相關的線索比較模糊,我不能透露太多。”

這位老道的局長顯然吃過哥譚記者的厲害,言辭十分謹慎:

“但是我已經讀過《早安哥譚》關於此案的報道,可以肯定的是,那篇報道中失實的地方非常多,幾乎通篇都是猜測,我個人並不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