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照片(第2/3頁)

關於投放剪報與紙片這一點,還是俞星城率先提出來的。在這個時代顯然還沒有這種宣傳手段,幾位都司官員似乎也嗤之以鼻。但譚廬與戚雨信都贊成這一舉動。

就在這些剪報與紙片被投放的第三天,也就是圍島的第十一天,英軍就終於派出代表,駕駛著系有白旗的船只靠近大明的船隊,請求和談。

也有大明的戰船不懂白旗的含義,在最早接觸的時候還攻擊了這只談判船,幸好被戚雨信立刻傳鼓制止。

那艘談判船到達大明的遠洋寶船後,不少護送著代表來到寶船上的士兵,似乎還因為之前的襲擊,心有余悸,兩腿發顫。

來和談的不是別人,正是文森特。

在開始和談的時候,俞星城當時還正在與禮部主事、譚廬正在二樓商議印度修鐵路一事,末蘭就急急忙忙上樓來:“俞少卿,小燕王請您下去參與和談。”

俞星城有些疑惑:“只是剛有人來表示了和談意向,還沒到簽協約的時候吧?不必我們每個人都到場啊。”

末蘭道:“那個來和談投降的洋人說認識你,想要你也在場。說是以前跟你談過話,叫文森特……”

俞星城想起來那個肥下巴圓眼鏡的英國男人。

她和肖潼一齊趕到下層的主議事間的時候,裏頭似乎已經有兩方爭執的聲音,雞同鴨講的大聲說著話,只有譯官在其中手忙腳亂的幫忙翻譯著。

末蘭推開門,俞星城走了進來,那文森特看見她,立馬道:“談判小姐來了。我之前還能跟你交流,要不你來評理。”

俞星城對他一揖:“我人微言輕,私以為這樣的大事理應由文森特先生來與我方的軍官協商,便沒有前來參與。”

文森特鼻頭比以前更紅,跟土豆似的身子還是牢牢卡在太師椅裏:“我是來和談的,不是來投降的,讓我們撤離可以,但是總需要時間,而且煤也不夠跑到最近的坦桑尼亞去。”

但戚雨信還是不太能接受,對方明明戰敗,卻提一堆條件。

俞星城看了看文森特提出的條件,包括送還戰俘人質,以及提供一定的食物和煤礦,甚至戰船零件,然後給予一個月的撤退期等等。

條件倒也不是太誇張,但是文森特又想拖時間惡心人的意圖,很明顯。而戚雨信從沒見過投降還提這麽多要求的,他從心底無法接受。

俞星城轉頭與戚雨信商議,戚雨信讓她坐下,俞星城卻搖搖頭:“沒事,我先站著就好。坐下了我說的提議就要比較正式了,我先跟你商量商量,你覺得可以,我再坐下和他談。”

戚雨信有些側目:此女不搶功,分主次,不愛冒頭,確實比同齡人沉住氣的多。

俞星城:“至少英國人沒提出什麽把島分南北而治,或者是要求過多少年後再交還,總體上來說我們還是達到目的了。”

戚雨信翻開了一下翻譯成漢字的幾張折子,滿是粗糲老繭的手搭在折子緞面上,沉聲道:“你認為要順著他們走。”

俞星城手撐著椅背,輕聲道:“我認為可以大致上順著他們,但唯有一點不退讓。就是在撤離時間上。我認為五日足矣。煤礦食物可以給,但我們定一個日期,如果到時候還有船只停留在斯裏蘭卡周圍五十裏內,將直接轟炸。”

戚雨信轉頭仔細看著她,俞星城並沒注意他的目光,只是思索道:“至於士兵戰俘,如果安排交接他們也帶不走,只會被他們拖時間。我們只交還那十幾個巫師和迦勒,其他的普通戰俘,通過簽訂協約的方式,在明年或者後年,讓印度人來轉交到他們的某個殖民地即可。我們必須對他們撤離的時間死不松口。”

戚雨信清了清嗓子:“可他們戰敗,反倒是我們要提供大量的物資,這也太……”

俞星城笑:“達到目的即可,此事不會折損我天朝大國的臉面,反倒是這些條例,不如都在協約中一一寫明。當這份協約傳播開的時候,反倒是顯露我朝大度有氣量的時候。”

戚雨信沉吟片刻:“簽訂協約總是要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燕王殿下身份,若是跟印度女王會面可以,跟眼前這個男人會面就不合適了,所以他不會出席整個協約簽訂的六成。所以我來說狠話,你來跟他們商議細節,如何?”

俞星城想了想,笑著點頭:“好。”

旁邊的吏員替她拉過凳子,俞星城坐在了戚雨信的右手邊。

她本以為戚雨信會發怒,會摔東西,來表示自己的威脅與決不讓步。

但戚雨信只是讓旁邊的肖潼翻譯道:“我們能容忍貴國再留在這座島上八天。當下個月一日,也就是八月一日開始,我們就要接手斯裏蘭卡與其附近百裏海域。”

他只是低沉清晰道:“貴國共一百七十六艘戰船,包括三十四艘有損壞的艦船中任何一艘,還在我們劃定的領域內,我們會在八月一日早晨立刻開始襲擊。不論那船上是有你還是有誰。而任何斯裏蘭卡島上拿槍的士兵,都會被認定為我們的敵人,將會被直接擊殺。其余不拿槍的英人將會被算入戰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