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左右為難,被挑戰的三駙馬(第2/4頁)

“居然被你一路拽回來,她不要面子的麽?”

“虧本宮信了你那處處體貼,多番為茉雅奇著想的鬼話。這到了關鍵時刻方知,你根本就是個靠不住的!”

茉雅奇愣,繼而福至心靈:“就是啊,額娘,我都十歲的大姑娘了,難道不要面子的麽?偏四哥絲毫未曾顧忌,可見重規矩多過於重視我這個妹子!”

被連扣兩口大黑鍋的胤禛無奈,只得一撩袍袖跪下,順著她們的意做一肚子道理卻不屑開口模樣。

等宜妃跟成嬪兩個聯袂而來,各自為倒黴兒子背書時,就看到她們母女倆齊心合力欺負胤禛的場景。兩人雖感覺有些違和,但也沒多想。

畢竟姑娘大了麽,都要臉。剛剛那麽一遭,叫小公主面子上掛不住也是有的。

知道這孩子有多重視她救命恩哥的宜妃娘娘笑,舌燦蓮花地好一陣勸,成嬪也笑呵呵地幫忙敲邊鼓。

成功叫跪下都沒兩分鐘的胤禛起身告退,也把他確是不得德貴妃喜歡。甚至向來尊敬他的溫憲公主,此番也對他頗多意見的消息傳開。

宜妃娘娘當然知道輕重,成嬪也不是個大嘴巴。

但……

架不住這倆都是疼孩子的,皆對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全無防備。

三言兩語從各自額娘那邊套出了話兒後,七阿哥好陣自憐自艾。悔自己不該沖動,把五妹妹與四哥都給殃及了。胤禟則是慣例地冷嘲熱諷,特別幸災樂禍地學給了胤俄。

而基本上,只要胤俄知道了,就等於全大清都知道了。

德貴妃還是德妃的時候,就在康熙面前背過書。深信便是在她對胤禛便是再嚴厲些,萬歲爺也定然不會誤會她不慈或者胤禛不孝。

只當她們母子倆雖相互牽掛,卻因性格、缺乏相處等原因導致生疏。

非但不會有疑慮,搞不好還能賺一點小愧疚。畢竟當年可是他親手把胤禛抱給了他的好表姐,也是他縱容著孝懿皇後將胤禛養的只知道養母不知道生母。

果然,事情真如她所想。

康熙知悉了事情原委後,未對德貴妃母子關系做半點兒置評。卻把不敬長姐、順口開河的胤俄給罰了。不友愛弟弟,言語不當的胤禟也沒跑了。

只公開偏心眼,站隊茉雅奇的胤佑遭到了表揚,又雙叒叕地表現了他一代帝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小性兒。

宮諸人深知溫憲公主的受寵程度,對此可以說習以為常。

但已經到了木蘭圍場,正準備恭迎聖駕的蒙古王公們習慣不了啊!

誠然,因著滿蒙八旗貴女都可以參加選秀,說不定何時哪位姑奶奶福氣到了就魚躍龍門。非但自己飛上枝頭變鳳凰,還帶著闔家甚至闔族一起飛黃騰達。所以家家戶戶的,都很重視女兒。

個頂個的千嬌百寵著,都是掌上明珠。但……

也沒像阿木古朗汗這樣不是?

除了太子外,一眾皇子們還都是光頭阿哥呢!咳咳,包括已經成家得了三女,也隨軍出征噶爾丹,成家又立業的大阿哥。前頭幾個格格也都是賜婚之後才有封號,郭貴人所出的皇女現在還按著序齒叫四格格呢!

溫憲公主卻早在康熙二十年就有了封號。

更被阿木古朗汗視為掌上珠、心頭肉,謁陵帶著、南苑行圍、巡幸畿甸,到現在的巡幸蒙古……

走哪兒帶到哪兒,還為哄她開心連皇阿哥都說罰就罰。

這說明什麽?

說明這位溫憲公主,遠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得皇寵啊!!!

諸位蒙古親王、郡王、台吉們興奮了。各自歸家後就把身份相應、年齡適合的子弟與格格們都叫了來,好一番耳提面命。叫他們務必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來,積極交好這位溫憲公主,萬萬不可得罪。

若誰能雀屏選,得了公主青眼,更是闔族的功臣雲雲。

雖則這位公主自小養在太後膝下,生母還是當今後宮第一人的德貴妃娘娘。自己也屢立奇功,深受大清皇帝寵愛,被送來撫蒙的幾率其實極低。

但世事無絕對不是?

萬一公主足夠動心,而太後跟阿木古朗汗也真疼她呢!

茉雅奇剛奉太後下了鳳輦,就打了個大大的噴嚏。把太後緊張的,趕緊摸了摸她的小手:“都說了草原這邊晝夜溫差大,叫你注意著增減衣裳。瞧瞧,這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了吧?”

茉雅奇笑微微拉著自己的衣襟:“皇瑪嬤冤枉人啊,瞧孫女多聽話呢?小手都熱乎乎的,分明暖和得緊。剛剛,剛剛怕不是有人在算計我!”

確定她確實不涼的仁憲放下心來,也就有心情陪她玩笑:“別瞎說,哪個吃了雄心豹子膽的,敢算計哀家的小乖乖?真以為哀家信佛,就一定吃素啊!”

那一臉‘冒犯我沒事兒,欺負好乖乖萬萬不成’的堅定表情喲,看得茉雅奇心裏直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