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歸來(第2/3頁)

李明說得意味深長,裴文宣聽得明白。

朝廷裏需要的不僅是做事的人,還有為皇帝做事的人。

“朕一直希望能北伐向外,一舉平了北方,以免常年受其騷擾,”李明說著,站起身來,福來趕緊去扶著李明,裴文宣跟在李明身後,聽李明緩慢道,“也想著,北伐之後,再在南邊多派十萬軍隊,就地生活,傳播我大夏文化,感召那些蠻夷,百年之後,南邊也就不會一直騷亂。”

“陛下深謀遠慮。”

裴文宣恭敬出聲,李明嘆了口氣,同裴文宣走出院子:“朕還想過,南方水患多年,不能總是想著修補堤壩,當找個人過去,開河改道,才是正經。可惜呀,”李明停住腳步,站在院子裏,看著院子裏旺盛的草木,“天下錢糧精兵盡歸於世家,世家為求自保,莫說主動北伐南征,打到家門口了,也只想著議和。”

李明搖了搖頭,帶了幾分譏笑:“一天天的,就知道嫁公主,朕三個姐姐都送去和親,如今又時不時想送朕的女兒去和親,一群孬種。”

裴文宣沒有說話,他靜靜聽著,李明見他沉默不出聲,轉頭看向裴文宣:“朕這些想法,你怎麽看?”

“陛下乃聖君,”裴文宣聲音很輕,“臣不敢妄議。但臣一族本為寒族,因陛下賞識而盛起,我父願追隨陛下,微臣之心,亦如我父。”

李明聽著裴文宣的話,他沉默著,好久後,他點點頭,只道:“你父親,很好。”

說著,他轉過頭去:“朕一直期盼,日後史書上,能記住朕的名字,可昨日起來,朕突然覺得,朕有些老了。文宣啊,”他擡起手,拍了拍裴文宣的肩,“肅王雖然不夠聰明,但也勝在赤子之心,有大勇,他現在還小,好好教導,前程無量。”

裴文宣聽著這些話,便明白了李明的意思,他恭敬行禮:“微臣明白。”

點撥了裴文宣,李明點了點頭,同裴文宣聊了一會兒後,便讓福來送著他離開。

裴文宣同福來走出院子,裴文宣聲音很輕:“陛下近來可是有所憂心之事?”

“昨日陛下醒來時失明片刻,十分驚慌。”福來壓低了聲,裴文宣面上神色未變,福來繼續道,“如今陛下正在暗中征召名醫,尋找仙師。”

裴文宣聽得這些,同福來一起走到門口,他朝著福來行了個禮,便退了出去。

李明的話,他明白。李明和上一世的李川很相似,但又有不同。

李明想北伐,想南征,期盼的都是以此為手段,瓦解世家軍隊財權,真正的瓦解世家,好讓他安睡龍床,高枕無憂。

而李川則剛好相反,他想瓦解世家,獲得軍隊財權,則是為了北伐戎狄,南修水患。

世家是所有帝王的心腹大患,無論是為了私欲收歸皇權還是當真為了國家基業,一個皇帝要實現他的政治理想、成就其政治地位,都能容忍權力如此瓜分旁落。

身體的衰竭讓李明開始做好最壞打算,他對他說這麽多,也不過是想讓裴文宣這個“寒族”意識到,肅王才會是他建立宏圖偉業最好的歸宿。

裴文宣思索著李明的話,剛剛出宮,就看見崔玉郎站在宮門前。

裴文宣挑了挑眉,隨後就聽崔玉郎笑道:“裴大人,娘娘有請。”

如今崔玉郎幫著柔妃做事,已經是朝臣中差不多都知曉的事。

崔玉郎做事圓滑有謀略,又精於誇贊女子,近來誇贊柔妃的詩詞便作了不下二十首,在坊間廣為流傳,讓柔妃美名傳遍盛京,於是深得柔妃信任。

裴文宣由崔玉郎領著去了督查司,柔妃正教著肅王如何審訊犯人。

這次審訊的個奴仆,沒有律法中官員世家子弟不允受刑的保護,裴文宣進去時,便見這個下人身上幾乎沒有完好之處。

肅王手裏提了個長鞭,鞭子上帶著血,裴文宣進去時,便見肅王正驕傲回頭,同柔妃高興道:“母妃,我打得如何?”

“好得很,誠兒鞭法又有進步,”柔妃拍著手,溫柔道,“來,我給你擦擦汗,你父皇最喜歡你這男子漢的氣概了。”

肅王聽著,上前給柔妃擦汗。

裴文宣站在牢獄門口,神色不變,恭敬出聲:“娘娘。”

“啊,”柔妃聽裴文宣說話,回過頭來,笑著道,“裴侍郎來了,快,坐下。”

裴文宣行了禮,坐到了一旁空著的椅子上。

柔妃給肅王細致擦著頭上的汗,溫和道:“裴大人近來在平樂府中過得如何呀?”

“吵吵鬧鬧,”裴文宣聲音平靜,“也無甚。”

說著,裴文宣話鋒一轉,擡眼看向柔妃:“不過微臣倒是想問問娘娘,聽聞娘娘覺得微臣當主考官不妥,想換了微臣?”

柔妃聽到這話,動作一僵。

她原先準備好質問裴文宣的話,一時竟然都被堵住了。她本來想著,裴文宣擅自找王厚文的麻煩,又和平樂不清不楚,昨日吏部一幹世家子弟上了平樂的門,今日他就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