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布粥(一更)(第3/4頁)

李川一直不說話,李蓉看了他一眼:“怎麽,同母後吵架,連我都不理了?”

“怎麽會?”

李川苦笑起來:“就是覺得有點累,想休息一下。”

李蓉知他說謊,無論是誰,早上被父親如此對待,接著就被母親說著若再有一個兒子就好,心裏都不大好受。李蓉緩了一會兒,慢慢道:“母後的話,你別放在心上。她也是氣急了。”

李川聽著,低聲道:“無妨的。”

他擡手給李蓉倒了茶:“母後說的,也對。”

茶水聲涓涓落入杯中,李川似乎真的是累了,明明還是少年,卻就呈現出幾分厭世的疲憊。

“若是母後多有一個兒子,或許大家都過的好許多。我不必一定要當太子,母後不必一定指望我。”

李蓉擡眼看他,李川放下茶壺,靠在椅背上:“若阿姐是個皇子,我也就不必受累。”

“川兒……”

“我就說說,”李川笑起來,“我知道阿姐不會怪我,我就說說而已。我知道,”李川不知道是說給李蓉聽,還是自己聽,“阿姐和母後,都為我付出許多,我既然享受了這份榮耀,斷沒有退縮的道理。阿姐放心,我就緩緩。”

李蓉說不出話,姐弟兩坐了一會兒,李川躺在椅子上,他閉眼休息了一會兒,李蓉就守在他身邊,姐弟兩坐在庭院裏,李蓉看著庭院裏盛開得正好的春花,守著身邊的李川,她突然覺得有種難言的悲涼湧上來。

她這一世,有了裴文宣,等李川成為皇帝,等世家朝爭解決,那權力、愛情、自由,她就都有了。

可李川的人生,卻沒有盡頭。他一輩子都得困在皇宮裏,為了母後,為了她,為了上官家,為了百姓,為了大夏,獨獨不是為了自己。

“秦臨在西北怎麽樣了?”

李川仿佛是緩了過來,他開口問起正事,李蓉回過頭來,點頭道:“還好。他自己和叔父單獨在前線城池,前線有戰事,蕭肅不想派自己的人去,就把他們放在最前線,秦臨要兵,他就把他管不住的人送過去,這些人到了前線,都成秦臨的人。”

李蓉慢慢道:“現下除了缺錢,其他都好。”

李川點點頭,他想了想道:“錢這邊,我私下送……”

“我會想辦法,”李蓉打斷他,“走你這邊,被查出來,你就說不清了。”

李川猶豫了片刻,應了一聲。

兩人具體商議了一會兒後,時辰也差不多,李川也要離開,他走之前,突然想起來:“話說,”他遲疑了片刻,終於才問,“荀川如何了?”

李蓉沒想到李川會問起荀川,她擡起頭來,不由得笑起來:“你怎麽會想起問起她?”

“她是因我,”李川苦笑,說得有幾分艱難,“才被逼遠走。所以我心中,總有幾分愧疚和掛念。我希望她能過得好,又覺得好像是自己在逃避自己的罪責,她過得好了,我就沒那麽愧疚了。”

“沒有其他了嗎?”

李蓉笑著追問,李川想了想,轉頭看向庭院裏盛開得好的春花,笑了笑:“偶爾會做夢,夢見第一次見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麽,除此之外,畢竟也不熟,又能有什麽其他。”

李蓉聽著,倒也相信。畢竟這一輩子,他們兩個人,話都沒說過幾次。

“她過得很好。”李蓉緩慢道,“前些時日來信,秦臨帶她打了幾場仗,還給了她一些人。本來讓她在西北好好探聽消息,找蕭肅的麻煩,結果她跟著上去了幾次戰場,就覺得喜歡,還特意問我可不可以。我哪兒攔她?”李蓉喝了口茶,笑著道,“她近來給我的書信,言語間都輕快了許多。”

“這就好。”

聽到這話,李川想了想,笑了起來。

“過得好,就好。”

說著,李川朝著李蓉行禮,便同李蓉分開。

李蓉在宮裏獨自待了一會兒,才站起身來,獨身出宮。

她坐在馬車裏行了一會兒,便覺得有些吵鬧。她不由得掀了馬車車簾,就看見街上有一處人很多,似乎是有人在布粥。

李蓉讓馬車停下,朝著那個方向看了一會兒,讓人去打聽是什麽情況。

侍衛趕了過去,李蓉等著時,就看見一個白衣青年在人群中比劃著什麽,隨著人影晃動忽隱忽現。

李蓉認出那人,便大概猜出這裏在做什麽,蘇家在災荒之年,每個月都會在街上賑災三日。

李蓉知道了情況,便失了興趣,正打算放下車簾離開,就看見一個布衣青年走到蘇容卿面前,他朝他遞過一張紙,蘇容卿同他說了幾句話,對方連連點頭,隨後便讓人領著那個青年離開。

李蓉見得這樣的景象,不由得皺起眉頭。

她盯著蘇容卿沒放,對方似乎也是察覺到了李蓉的目光,他擡起頭來,隔著穿梭的人群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