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2頁)

——

鈺美人去禦前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後宮,最先得到消息的就是坤和宮與乾玉宮。

淑妃辰時得了消息,午膳都沒用。

拜那日中秋所賜,她終於知曉皇上如今對那些有寵的人是什麽模樣了。

旁人她不知,但是這位鈺美人卻是在她這裏留了較深的印象。

傍晚,瑛鈾瞧娘娘神色不好,小心翼翼地問:“要不,奴婢去請皇上?”

淑妃看了她一眼,煩躁地揮揮手,沒讓她去。

出去一趟,終於讓她清醒了些,不再做那些明目張膽的蠢事了。

和乾玉宮的沉悶不同,坤和宮裏皇後撫著發髻,揮退傳話的宮人,淡淡道:“鈺美人是個聰慧的。”

她翻了篇書頁,模樣漫不經心。

謹玉微頓,擰眉:“可她去了禦前,也未必如娘娘所想那般。”

鈺美人素來張狂,她會如娘娘所願,乖乖地讓皇上來後宮?

妙琴有點不信。

豈止是妙琴不信,皇後就沒想過她會傳話,她垂眸道:

“不管她說了什麽,只要她去了,皇上就能明白本宮的意思了。”

謹玉這些日子謹慎了許多,聞言,便不再說話。

突兀,皇後放下手中的賬冊,擡頭望著一旁安靜的謹竺,說:“明日卓府的人就要進宮了吧?”

中秋那日她沒護住卓嬪,這卓府人進宮給她請安,是皇上給她的恩典。

同樣的,是給卓府的恩典。

皇後心底清楚,也呈皇上這個情。

“是的,明日未時一刻便會進宮。”

外面人進宮,其中步驟繁瑣,需先請旨,由皇上或皇後點頭,隨後派宮人傳旨過去,規定好時間,早一刻、遲一刻都不行。

提起這事,謹玉便抿緊唇:

“娘娘這些年,一直護著卓嬪,甚至當初卓嬪這個位份都是娘娘給求的,娘娘做得夠多了。”

“便是卓府,侯爺也提攜過,這還不夠還偲主子的恩情嗎?”如今招卓府進宮,還能所為何事?

卓嬪沒了,這後宮就沒了卓府的人,選秀三年一次,且不說那時卓府有沒有適齡的女子,便是這三年時間,卓府也等不起。

聖上登基四年余,從未有女子在非選秀時進宮,這卓氏是唯一有恩典的府邸。

她話音剛落,就見娘娘冷冷地盯著她,謹玉心下一緊,微退了步,無措喚著:“娘娘……”

皇後眸色微冷,她不緊不慢地問:

“你覺得,本宮的命不值這些?”

“噗通”一聲,謹玉立刻跪地,冷汗溢滿了整個後背,給她天大的杆膽子,她也不敢說這話啊!

她慌忙道:“奴婢不敢!是奴婢眼光短淺,求娘娘恕罪!”

皇後沒說話,只是望著她的眸色還是有些涼。

謹竺掃了眼,到底是多年的交情,她走上前,服身道:“娘娘消消火。”

她給謹玉使了個眼神,才低聲說:

“謹玉也是擔心娘娘,娘娘記住偲主子的救命之恩沒錯,但娘娘若是過於好心,卓府未必不會得寸進尺。”

“就拿卓嬪來說,她便是心思養大了,仗著娘娘會救她,什麽都敢做。”

“前車之鑒擺在這兒,娘娘便是還恩,也得顧及著些自己呀。”

謹竺平日裏話少,但皇後最看重她,連同宮外侯府的接觸都交予她,也正是因為如此,她也知道些許卓府的德行。

總歸不是什麽好人家。

得幸的是養了個好閨女,能豁得出去,命都不要了,也要為母族討個前程。

也是偲主子當時去得太慘烈,否則也不至於讓娘娘記了這麽久。

謹竺明白謹玉的心思,謹玉本就是最偏心娘娘的,一分好處都不想給旁人,更何況卓府這般,扒著娘娘吸血的人家?

不是覺得娘娘報恩不對,就是看不慣卓府那家人,一群爛泥扶不上墻的,還慣是都會惹是生非的。

皇後斂了眸,她抿著茶水,讓謹玉起來,聲音低低幽幽:

“本宮何嘗不知,但是本宮一想到那日的情景,就覺欠她的啊。”

謹竺沒了話說,對於偲主子,她救了娘娘一命,她也是感激的,但也只限於偲主子罷了。

她想了想,說了卓府最近的一件事:

“卓府上的小少爺,前些日子在朱雀街縱馬傷人,不僅如此,京兆尹派人捉拿他時,他還叫囂著,自己姐姐是皇上寵妃。”

“奴婢猜想,那日皇上處決卓嬪時,未必沒有這絲考量在裏面。”

皇後眼底閃過一絲厭煩,又很快斂下,她淡淡說:

“別管他,等卓府送了人進來,別讓她死了就成,至於其他的,我們不必多管了。”

她答應那人的,不過就是保著卓府一分榮譽罷了。

這些年,她已經仁至義盡了,再給卓府一個恩典,便是她報恩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得了她這句話,謹竺眸色微閃,對她的態度了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