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7頁)

和康熙對視一眼,兩人都有些懵,對於起名,一個比一個菜雞。

“大清研究院吧。”她道。

簡單又明了,一聽就知道歸屬,這種東西,不能帶有太強烈的個人色彩。

為國為民可以,為她姜氏倒大可不必。

康熙沉默,顯然也知道她的意思。

“你呀。”他輕嘆。

蠢。

不知道又被說蠢的姜照皊,美滋滋的想了一瞬,又惆悵起來,也不知道這一次老夫人能熬過久,但願能夠長久些。

康熙也是緊張的,這老夫人要是沒了,這姜中檁就要回去丁憂,到時候手中的事,盡數要擱淺。

大清承擔不起三年這樣的負擔。

縱然姜中檁沒有藏私,在認真培養接手人,但是這種事情,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

再加上,這經商需要天賦。

康熙也有些惆悵,這人才不夠用,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培養啊。”姜照皊道。

說著她又拿南懷仁當例子,什麽對方一個平民都懂那麽多,您瞧瞧您的大清,隨意拎一個百姓出來,一二三都不會寫,恨不得加減法都比較難。

康熙被她說的不高興,就伸手來捂她的嘴。

“被你說的一無是處。”他不滿。

姜照皊就不吭聲了,蔫噠噠的枕著自己的胳膊,歪頭看著窗外昏黃的天空。

見她又沉寂起來,康熙又後悔自己話說的重,就嘆了口氣,摟著她,淺聲道:“朕已經很努力了。”

當初登基的時候才那麽點年歲,什麽都不懂,走過來好難。

姜照皊點頭,把他的頭扒拉到自己懷裏,悶聲安撫,說她知道他不容易,這些年一個人扛了那麽多,家國天下,盡數都在他肩頭。

他又是個負責任的,一直默默的在扛。

“臣妾也不是說您不好,只是能夠更好些。”她道。

想了想,認真的安撫他,對於未來而言,她心中忐忑。

“臣妾沒有私心,只想著大清要好些

,再好些,能夠邁步走起來。”不要再像歷史上那樣,閉關鎖國列強入侵。

也算是她一點小小的心願,並不是對康熙不滿。

將這些都跟他說清楚,姜照皊側眸望過來,笑吟吟道:“您可放心了?”

康熙笑罵:“作。”

這一茬算是揭過去了,既然決定要成立研究院,姜照皊說自己出全資,掛康熙的名,這樣以來,為國奮鬥總比為她奮鬥好聽些。

再說這原本就不過書中世界,她要這虛名也無用。

要撥錢的時候,才知道心疼,這選址倒還好些,郊區偏遠些的地方,選一個皇莊,直接圈起來就可以做研究院。

這選人上面,就有些難了。

畢竟士農工商階層還在,突然間將一些工提拔到士,觸犯到太多人的利益。

好在多的是一腔熱血的年輕人,這第一批,就在今年恩科裏面選,一些不能進翰林院,但是又比較有其他才能,便先詢問,願不願意進研究院。

新成立的東西,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願意去的人比較少,還是康熙覺得不像話,直接撥人過去,看誰合適,就作為硬性分配,必須過去。

這樣一來,研究院的大致框架就出來了。

姜照皊為他的效率點個贊,拿著手中的花名冊,認真從頭看到尾,當她掃過之後,就忍不住皺起眉頭。

科舉制度,大家都為了科舉而努力奮鬥。

那麽有主科的存在,這副科不考,也就是個人興趣,略有涉獵,要說精到能夠進設計院,那自然是不成的。

她大手一揮,這一批研究員,直接全部回籠重造,再次讀書。

當然學的都是研究相關。

這樣忙了些時日,等回神,她肚腹明顯的遮不住,誰見了那視線都要在肚子上掃一圈。

她索性大大方方的公布。

當仁妃再次傳出有孕的消息,宮裏頭就特別鹹魚,沒有一個人願意出頭,跟沒這會兒事似得。

畢竟也不是第一次經歷,蹦跶又如何,沒有結果還會被按下,若是輪著心情不好,瞧瞧敬嬪如今在哪。

風平浪靜的不像話,康熙都有些懵,反復問梁九功:“沒有任何動靜?”

梁九功在帝妃的眼神下,有些懵,仔細的回想一下,確實沒有。

“密切關注。”

康熙道。

他有些不敢置信,後宮妃嬪會這麽乖。

還是姜照皊心裏有數,說來也是,入宮這麽多年,若是能得寵,早就得寵了,哪裏輪得到現在。

再說這皇貴妃、敬嬪的前車之鑒,也就皇上不覺得是因為她,後宮諸人,就包括江貴人在內,都覺得她是幕後主使。

若真是有人鬧騰,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

但是被忽視這麽多年,誰敢說自己能上位,都是斟酌著來,保住現有的最重要。

見康熙的眼神有些茫然,姜照皊沒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