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6頁)

和歐洲束腰一樣,這是陋習,任何殘害女性身體來取悅別人的行為,都要不得。

她不想自己的後代以後也會用長長的布帛將腳骨折斷,四五歲的小姑娘,得哭成什麽樣,疼成什麽樣。

“您整日裏禁小腳,卻從未成功,可見從根上禁錯了。”她道。

這麽一說,康熙有些不明白,就聽她說了男人才是根源的歪理。

“裹的人又不是男人。”他回。

說完自己也回過味來,頗有些頭疼,其實現在滿漢之間,還是有很多矛盾的,他越是禁小腳,漢人說不得會越發擠著頭也要去裹,好像這樣就是不聽他的一樣。

姜照皊嘆了口氣,這裹小腳,定然要廢除了,可到底怎麽實施,是非常難的。

人家偷偷的裹,等抱出來的時候,已經裹好了,就說是以前裹的,又該如何。

“您頭一個不要喜歡小腳,這就成了一半了。”小腳之風日盛,還有一種猜測是,康熙晚年喜愛漢人女子,她們就是小腳。

康熙覺得自己受到侮辱,冷著臉看她。

又聽仁妃接著說道:“接著禁,您先穩住。”想了想,她又笑著道:“再出個政策,十年後小腳者不得與官家婚配這樣?”

她不懂怎麽用政治語言來說,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或者是十年後,妻子小腳者,政審降分?”她道。

這樣的話,關系到男人的升遷,沒人敢娶小腳女人,自然也沒有殘害了。

“胡鬧。”他面上駁斥,心裏卻若有所思,前些日子,剛剛廣開恩科,錄取漢臣入內,可這小腳的問題,倒也相輔相成。

“什麽叫政審降分?”他問。

大清就沒有這麽回事。

姜照皊想了想,她也不懂政審審什麽,就撓了撓臉頰,為難道:“隨口說的,臣妾以為原就有的,跟科舉考試前的審查差不多吧?反正就是,這個人能不能做官,祖上是否清白,個人品性如何,如今把小腳也歸納進去,但是不能太早了,政策提前下,但是查要往後查。”

“要不然他們發了狠,說不得直接休妻呢。”她道。

畢竟和仕途比起來,一個小腳妻子,實在是太過無關緊要了。

康熙有些意外:“你連這都能想到?”

姜照皊一臉深沉的點頭,前世的知青回城,這都是血淋淋的例子,放到現在,就算說是有人殺妻,估摸著她也不會太驚訝。

“你腦子裏不知道裝的是什麽。”他道。

怎麽說著說著就罵人了。

她歪了歪嘴,往榻上一歪,哼笑道:“比不得萬歲爺,腦子裏裝的都是好東西。”

康熙是誇她,也就沒聽出來她反諷,只覺得她有些陰陽怪氣的。

“小腳的事,朕會認真考慮的。”他道。

姜照皊想了想,擔心他力度不夠大,就開始危言聳聽:“您想想,這農家姑娘也是要下地幹活的,這小腳一裹,可少個勞動力,就是開荒,那也能三分地呢,這少的可都是您的糧食。”

康熙想想還真有些利益相關,但是突然一想又覺得不對,新稅收政策下來之後,這許多地方的農民免稅,糧食不會到他口袋裏。

就聽仁妃又道:“百姓吃飽穿暖才安生,這倉稟實而知禮節,說的可不是假的。”

她說的顛三倒四,有一出沒一出,原想笑她婦人之見,可後來想想,這些點子,一般人還真是想不到。

“朕知道了。”康熙隨口應下。

一項政策的制定,是要經過多方面的驗證和討論的,不是一拍大腿就制定出來。

姜照皊見他聽進去

了,捧起小本書接著看。

《小腳的文化》。

康熙看了一眼,抽走書,笑道:“別看了,沒意思,沒得汙了你的眼。”

上頭說什麽的都有,流鞋傳觴都有。

這說的是,取名妓的三寸金蓮,以擊鼓傳花的方式,到誰跟前,就算是誰的。

用鞋子喝酒,惡心不惡心的就再說,還有聞香這個步驟,姜照皊看的確實挺惡心。

“誰家孩子的腳折了,就叫她父親穿上小一碼的鞋子,疾走三十裏,以示懲戒。”她氣道。

誰知道這個方式反而得了康熙的心,連聲贊好。

“可惜朕不能如此痛快的實施。”他下了這樣的命令,等到下頭,傳著傳著,就成了砍父足也有可能。

“明明白白寫進律法裏唄。”她道。

她覺得可行,小腳問題,未來會越來越多,甚至滿人也不能幸免,被這股風氣給徹底侵淫。

想要斷絕,就只能明確寫入刑法。

“想一出是一出。”他道,卻沒有再多說什麽。

這小腳雖然難禁,但和剃發易服比起來,實在太過簡單,也無關緊要了些。

他不重視,她說的多了也沒用,等他禁不住的時候,自然會下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