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6頁)

隆禧年歲小,他抿了抿嘴,酸溜溜開口:“今年冬天臣弟也要成親啦。”

到時候他也會有甜甜的紅袖添香。

康熙沖著他笑的溫柔,這個年少的弟弟,他也挺寵的,聞言不禁笑了:“你嫡福晉定的是額駙尚之隆之女?”

尚之隆之父尚可喜,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直接封為異姓王。

“是她。”隆禧笑的羞澀。

但是姜照皊聽著有些不大對勁,她笑著問:“額駙尚之隆?和順公主的額駙?”

她隱約記得名頭,不大清楚裏頭的彎彎繞繞。

原主不是會關注這些的人,她穿越之後,多數時間窩在翊坤宮,再加上,也就身在妃位,才有跟這些王爺公主搭話的資格。

康熙笑著點頭,低聲給她解釋:“和順公主是五皇叔的二女。”

點了點頭,她不再多說什麽,只笑吟吟的接著用膳,等用完膳,她又乖巧的伺候著給康熙斟茶倒水,給足面子。

這才要告退離去,就被康熙攔了,他低聲道:“公主無聊,你在這陪著她。”

姜照皊無言以對,她陪著公主,那就是兩個人無聊了,但是皇上叫她們交好,兩人就笑吟吟的笑起來,最後實在說完了話,索性又拿圍棋來下。

“本宮水平一般,就是下著玩,公主承讓些。”她笑道。

大清的公主沒有地位,但能在外頭行走,名頭拿出來也不比妃嬪差。

這個對比,是跟親王、跟以前的公主比,說起來妃嬪更沒有地位,更沒有話語權,還牢牢的

圈死在後宮中。

兩人在一道下棋,康熙看了一眼,一臉慘不忍睹的表情走了,走遠了還忍不住笑。

裕親王和恭親王還老成持重一點,沒有上前來,隆禧耐不住,踱步過來看,雖然嘴角一直繃著,看的出來,他是想要瘋狂哈哈哈的,但是礙著面子,沒好意思笑出來。

姜照皊和翠花公主對視一眼,也跟著笑了,經此一遭,兩人的關系和緩許多。

等到下午的時候,就有人來稟報,說是那拉家來人,送大阿哥胤褆回宮。

康熙傳了人,又叫人去傳惠嬪,這才笑著解釋道:“這孩子在宮外好幾年,叫他額娘來看一眼,就要送進北五所了。”

胤褆年歲已經大了,他這些日子一直在籌備著上書房的建立,將景仁宮直接改造,北邊就是北五所,緊挨著倒也方便。

惠嬪來的很快,早點奴才傳令的時候,說的不清不楚,都以為是傳召侍寢,因此她仔細換了衣裳,描了妝容才來。

只是一進門就瞧見姜妃和一個陌生的女子坐著玩,聽見聲音笑吟吟的望過來。

被姜妃那張清麗逼人的臉龐震了下,她有些懵,卻還是依著規矩行禮請安。

康熙叫了起,直接把胤褆喊過來,先是問了功課布庫,這《三字經》、《千字文》可曾讀過,胤褆些微有些怯弱,卻強撐著一板一眼回答了。

他在外祖家長大,宮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規矩也大不相同,光這瑞腦銷金獸,白鶴銅盞都刺著他的眼。

那拉氏看的目不轉睛,她這個兒子命苦,小時候身體不好,千求百求的送出去了,好歹是立住了,可惜母子不常見,如今瞧著生分。

康熙揮了揮手,命惠嬪將人領回去,又道:“親香兩日,便自個兒往北五所送,他是老大,便住在頭所。”

惠嬪身上穿著嫩嫩的粉衣,繡著團花纏枝合歡,顯得她也年輕,再加上那妝容精致,更是好看的緊。

可惜帝王一眼沒看,只揮揮手,就叫她走了。

見姜照皊盯著胤褆看,顯然是饞人家的大孩子,康熙不由得笑:“等幾年,胤祚也這麽大了。”

“嗯。”輕輕應了一聲,想著到時候五六歲的孩子,就不能養在她跟前,突然有些舍不得。

但是這皇子身上抗的是重任,想要成為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

又說笑幾句,三位王爺和公主一道告退,互相見了禮,目送他們離開之後,姜照皊原本也要走,有些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這,臣妾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她猶猶豫豫的開口。

康熙無言以對,摸了摸她的頭,笑道:“行了,想說就說。”

“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臣妾的一點小猜測,這些日子在看編年史,發現一點小小的問題。”

其實就是親上加親的問題,直系三代之內,太容易出問題了。

她扳著手指算,歷史上的籠統說過,便又說近跟前的,誰跟誰是姑表親生下來的孩子站不住,誰和誰是姨表親生下來的孩子是個憨的。

說著她有些困惑道:“您說,為何這叔伯間的孩子就不能通婚,偏姨表、姑表之間的就能了。”

“再往上數,那不都是一個祖輩嗎?”

康熙原本當她說笑,聽罷心裏一凜,有些事是經不起推敲的,特別這種事,幾千年來都是如此,從未有人說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