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第3/3頁)

先帝口中的宿女便是後來的宿太後,即便先帝已厭棄於她,然當時宿家權勢已達頂峰,迫於種種壓力,先帝還是讓她在先皇後薨逝後,繼位了中宮。

先帝平生仁善,一念之差,害了從來信任疼愛自己的大哥,又坐了不屬於自己的皇位,雖勵精圖治,然心中積郁極深,當政短短數年便因病崩逝。

先帝崩逝前,江緒已不是稚兒,也已查明真相,他一直以為先帝狡詐偽善,蟄伏嘗膽數載,便是想手刃仇人,為父親報仇。

可沒想到先帝在臨去前,當著江緒還有已坐穩太子之位的成康帝的面,親口說出了全部真相,還取出了藏有太宗皇帝密旨的機括,及他親手所書的聖旨一封,交予江緒。

密旨及聖旨的內容一樣,都是傳位於江緒。

做完這些,先帝心安地咽了氣。

那種感覺該如何形容呢,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恩怨在此了了,卻並不快意。

他也無法將這份仇恨轉移到成康帝身上,讓它再延續下去。

他與成康帝自幼相識,一起共過諸般患難,即便在初初得知先帝乃殺父仇人之時,他也未曾想過要報復他的兒子。同樣,他一直以來的信念也只有手刃仇人,並未想過要奪回本該屬於他父親的皇位。

平心而論,成康帝比他更適合做一國之君,所以最後,他在成康帝面前,燒了那兩封足以改變整個大顯朝堂的聖旨,只身出宮,奔赴北地,仿佛只有在戰場奮勇殺敵,他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聽江緒講完這個自太宗朝開始的故事,已近五更。

明檀也不知是一時無法消化還是怎的,過了許久都未出聲。

不過她終是明白了,為何許多時候江緒的態度都已稍顯冒犯,成康帝還能無條件包容並予以信任。

這份信任不僅源於自小長大的情分與危難與共的情誼,還源於愧疚,更源於,他拱手相讓的皇位。

一個連名正言順繼承大統都幹脆放棄的人,又怎屑處心積慮謀權篡位?

-

日子過得不緊不慢,不知不覺,又至一年清明,明檀與白敏敏周靜婉,並著六公主還有沈畫,相約帶上夫君去郊外遊玩賞花。

江緒難得給面,應下了此事。

他們所去之處熟悉又陌生,正是當年被一把大火夷為平地的寒煙寺舊址。如今在這平地上起了間書院,林間鳥叫啁啾,書聲清晰朗朗。

明檀與江緒被分配了去溪邊取水的活計,一路走往溪邊,明檀不時望向書院,又雀躍地同江緒說起:“對了夫君,哥哥來信說,桐港今春也開了一家書院,收了五十余人進學呢。”

“這是好事。”

“聽哥哥說,如今桐港很有幾分繁盛樣貌,哎,我也想去看看。”

“想去便去,近日無事,我陪你。”

聞言,方才還一臉向往的明檀支吾了兩聲,卻並未應話。

“怎麽了?”

“近日恐怕去不了呢。”明檀擡眼看他,故作為難道。

“為何?”

明檀想了想,示意他傾身,而後踮起腳尖,湊到他耳邊小聲說了句:“我好像又有喜了!”

江緒稍頓,喉結上下滾動,嗓子仍是幹啞:“真的?”

“阿淳給我看的,錯不了。”

他倒忘了,那位南律六公主還懂幾分醫術。

“阿淳還說,這次很有可能是個小姑娘呢,若是個小姑娘可太好了,定哥兒那般像你,小姑娘定然像我。”明檀摸了摸如今還十分平坦的小腹,已然有了幾分期待,“你說若是小姑娘,叫什麽好呢?”

江緒伸手,也摸了摸她的小腹,聲音倏然柔軟了許多:“叫蔻蔻吧,初見你時,正是在此,那時你方及豆蔻,還是個小姑娘。”

彼時他並不知,那位有些嬌氣的小姑娘,今後會成為他的妻子。他的人生,曾為復仇而活,也曾為大顯而活,可遇上明檀之後,他這一生好像又多了許多與溫暖有關的故事。

“好,就叫蔻蔻!”明檀想了想,一口應下。

見四人無人,她又摟住江緒的脖子,踮腳在他唇上親了下。

不遠處仿佛能聽到白敏敏與六公主你追我趕的笑鬧聲,似還隱約夾雜周靜婉與沈畫含笑的說勸,溪水清澈淙淙,吹落的杏花順流而下,春光正盛。

明檀偏頭,伸手擋了擋晴好得略微刺眼的陽光,看著前頭取個水也要保持王爺風儀的男人,不由彎起了唇角。

那日自雲麾將軍府出,得知自個兒應是又有了身孕,她悄悄去了趟靈渺寺。

上京貴女都愛拜大相國寺,殊不知上京城裏,無人問津的靈渺寺才最靈驗。

她在這裏求到了如意郎君,求到了夫君平安歸來,那日她又許了一願,只不過這願望太長久,想來,得等她百年之後才能去還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