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2/3頁)

這些都是徽樓中精心教養多年的姑娘,自非尋常妓子可比,個個兒都是一等一的美人,琴棋書畫亦是樣樣精通,行止不輸閨秀,又比閨秀多些學不來的好處,其中好幾個都是宿家老爺們養著原打算收用的,然如今不得不先拿來招待了這閻王爺。

江緒掃了眼,不知怎的,在右手邊第二位姑娘身上多停了一息。

喻伯忠很是會察言觀色,見狀,忙示意那姑娘近前伺候。

其余姑娘也未近其他男人身,悄然退下,只另進了幾位容色上佳,然沒那麽拔尖的姑娘陪侍。

那被指派伺候江緒的姑娘穿了身緋色襦裙,肌膚賽雪,眉眼盈盈。

她行了個禮,乖巧落座在江緒身側,規規矩矩保持著寸許距離,只執起玉箸,為江緒添了一筷子青筍,聲音亦是柔婉幹凈:“靈州青筍鮮脆,清炒味最佳,殿下不妨嘗嘗?”

所有人都在關注著江緒的反應,包括舒景然。這位姑娘,容色極美,但他看著怎麽,眉眼間有些眼熟?有些像…像……他似是忖住了,一時竟想不起來。

江緒沒看那姑娘,但靜了片刻,他竟執箸,夾起了那姑娘為其著添的青筍。

喻伯忠心下大定,英雄難過美人關,英雄難過美人關啊。他就知道,這位定北王殿下表面冷淡,私下卻能在書房幸女,想來必不會拒絕這徽樓裏頭的姑娘,這步棋還真是走對了!

而此刻知府府衙中,明檀也正品嘗著知府夫人特意著人準備的靈州美食。

靈州富庶,飲食也十分講究精細,明檀一連嘗了幾道頗覺新奇的點心,正與知府夫人說著,待日後回了上京,定要尋名靈州廚子入府,外頭忽有人稟:“王妃,夫人,喻,喻大人送來了幾位徽樓的姑娘,說是……說是要送予定北王殿下。”

明檀唇角笑意微僵,半晌,她撂箸,起身問道:“你說什麽?”

下人戰戰兢兢,將方才的話復述了遍,又道:“幾位姑娘現下都在花廳外頭候著……”

明檀靜立片刻,忽而沉靜吩咐道:“請進來。”

她轉身,端坐至花廳上首,知府夫人則是大氣兒都不敢出地在一旁陪坐。

徽樓姑娘又是裊娜入內,一字排開,給明檀和知府夫人見禮。

明檀一個個打量過去,心裏無名火直往外冒,她不動聲色地攥緊了玉手,問道:“各位姑娘從徽樓來,王爺可曾知曉?”

這……幾位姑娘面面相覷。她們走時,王爺是不知曉的,之後知不知曉,那她們也不知道了。

見她們神情,明檀稍松了口氣,她又問:“王爺人呢。”

其中有個姑娘心思活絡,想著以後就是王爺的人了,若不想被王爺收用一時便扔在一旁不得隨同回京,還得傍緊王妃才是。

畢竟她們這些人容色才情再好,出身擺在那兒,就注定了隨時可棄,而這後宅終歸是王妃做主,王妃眼瞧著是不喜她們,不若引開注意,再另尋機會求得庇護,起碼也得跟著回京入了王府才不算吃虧。

想到此處,那姑娘上前盈盈福禮,規矩答道:“回王妃,奴婢們來時,王爺仍在與各位大人把酒言歡,王爺只讓清羽作陪,其他的奴婢們也不知曉了。”

明檀稍怔:“清羽?”

“是。清羽是徽樓裏最好的姑娘,也是教習媽媽最看重的姑娘,奴婢等,都是不大能及得上的。”

這話裏頭上眼藥的意思明檀又怎會聽不出來,只不過她現下懶得管這女子的七竅心思,王爺指了姑娘作陪――這一消息就足以令她患得患失。

徽樓中又是一番歌舞賞樂,過了好一會兒,有人來稟喻伯忠,說是姑娘們都已順利送入府中。

喻伯忠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放下酒杯,斟酌出言道:“王爺,清羽姑娘伺候得可還合意?”

雖然從始至終,這定北王殿下也只不過吃了一片青筍,都未拿正眼瞧人,但男人間的那點兒心思他還能不明白?不拒絕那不就是接受的意思。

他又笑吟吟道:“王爺出門在外,身邊也是得有些個貼心人伺候,這侍衛婢女粗手笨腳的,又怎比得上美人們溫柔小意。不過下官想著,若是只有清羽姑娘一人,忙起來未免疏漏,所以就先遣了先前那幾位姑娘去府上候著。”

喻伯忠對這番貼心安排頗有幾分自得,還迫不及待地由此引至了抽解一事之上:“……只不過先前王爺所說的補齊抽解一事,實不相瞞,近兩年海上多風浪,船隊折損嚴重,市舶司如今,委實是捉襟見肘。這補齊近兩年抽解的事兒,可否……”

江緒忽地打斷:“你送人去了府衙?”

他聲音忽地疏冷,正想給他斟酒的清羽不由得抖了下,酒珠滾落在他的香囊之上。

她稍稍有些慌神,下意識便想拿手帕去擦,可江緒卻先一步按住了香囊:“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