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2/2頁)

上馬車前她叮囑了聲:“待會兒到了平國公府,你就好好跟著綠萼,綠萼怎麽做你就怎麽做,不要亂跑。”

“是,娘娘。”

去歲暮春詩會,平國公府門前的春正大街車馬喧闐,擁堵不堪,奉昭的車駕攔在靖安侯府車馬前頭,還引得明檀與明楚為著這事兒絆了幾句嘴。

今次春正大街前依舊是喧囂滿當,可見掛著定北王府標識的車馬榖榖而來,前頭再是擁亂,也都在擠挨中騰出了一條道供其前行。

奉昭遠遠望著,冷笑不已,也不知在想什麽。

大相國寺鬧出那等荒唐之事,宜王妃姿態放得很低,遣人備禮致歉不說,還親自去了趟長公主府。

翟念慈雖不想輕輕揭過,可溫惠長公主也不想將女兒家的矛盾再擴散開來,便做主壓住了這事兒。

是以這些日子,兩府也算風平浪靜。

只不過宜王夫婦鐵了心要將奉昭遠嫁蜀中,這些日子一直都關著奉昭,不許她再出門闖禍。至於今日放她出門,也不過是應江陽侯所求,讓江陽侯能在雅集之上,見見這位他要續弦的郡主。

-

章含妙巧思,應雅集之名,自要行盡風雅事宜。

春光正好,惠風和暢,百花爭春之余,早荷也在湖中搖曳,清風陣陣送來清潤荷香。

男人們被安排去馬球場打馬球、比試箭術,女眷們則是被平國公府的婢女一路引著往前,也不說是去哪兒,且聽潺潺水聲,行盡才知今日竟是要於清溪畔,來一場極盡風雅的“曲水流觴”之宴。

“曲水流觴”是文人舊俗,無外乎將酒盞置於竹排之上,從清溪上遊順水而下,欲飲便端之。

只不過今日稍有些新鮮,女眷們的午宴也落座於此。

眾人分坐清溪兩畔,延品佳肴,酒盞依舊置於竹排之上,順水而下,可一次僅一杯,停在何人面前,便由上一輪停盞之人出題。

這題可以是命其作詩作詞,也可是猜謎解語,全憑心意。

若停盞之人答不上來,便要飲下此杯。若是答上來了,便可另指任意一人飲下此杯。

明檀是定北王妃,自是坐在上首,極近上遊的位置,這酒盞依水而下,基本不可能停在她面前,此番遊戲說白了與她無甚幹系,她倒也樂得清閑。

清溪淙淙,間或有落英順水而下,有人即興作詩,有人怡情清唱,遠遠還可聽得馬球場上熱鬧非凡,氣氛愉悅得宜。

可這難得的好氣氛還沒延續多久,瞧著又要被翟念慈與奉昭兩人攪和完了。

原是酒盞順水而下,停在了翟念慈面前。上一輪停盞之人不敢為難這位永樂縣主,出題十分簡單,翟念慈答出之後,便指了奉昭郡主喝她這酒。

奉昭臉色雖不好看,但還是喝了。

兩人嘴上逞了幾句,有章含妙圓場,勉強還穩得住。可誰曾想,就是這般趕巧,下一杯酒又正正好停在了奉昭面前。

依照規則,便是該由上一輪停盞的翟念慈出題。

翟念慈逮著機會,笑出了聲,起身不客氣道:“那便請奉昭郡主,作牡丹詩一首吧。”

此言一出,眾人面面相覷!

從前只覺奉昭郡主愛找事,沒成想這永樂縣主找事的功夫,絲毫不遜色於前者。

明檀也遠遠看著這場好戲,依奉昭脾氣,直接將酒潑在翟念慈臉上也不是沒可能的。

可出乎意料的是,奉昭明顯氣得要說些什麽,可話到嘴邊,竟咽了下去。更出乎意料的是,奉昭端著酒,竟還真作了首牡丹詩。

雖作得稀爛,但本也沒說一定要作得如何精巧。一時鴉雀無聲便罷,奉昭竟還挑釁道:“本郡主既答了出來,便請定北王妃飲下此酒好了。”

正等著看戲的明檀:“……?”

為何不死不休的戲碼總忘不了她。

很快,那杯酒便由婢女送至明檀面前。

明檀狐疑。這酒奉昭碰過,該不會有問題吧,她怎麽就這麽不放心呢。

可眾目睽睽之下,她不能不喝,也不能當眾驗酒。她若驗酒,有問題便罷,若無問題,打的可不僅是奉昭的臉,而是平國公府的臉。

明檀猶豫之際,耳畔忽而傳來雲旖的聲音:“王妃放心,我換過了。”

換過了?

明檀聞言,不動聲色地飲下了這杯。

待無人注意,她輕聲問了句:“你如何換的,換去哪兒了?”

雲旖默了默,她只管得到自家王妃,哪還管得了別人死活,就是隨手與還未順水而下的一大堆酒換了一杯而已。

不過她用劃痕做了個記號。

哦,不巧,好像就是那位永樂縣主正在喝的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