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4/4頁)

陳嬤嬤雖然焦躁,卻不敢在江舒涵面前表露出來,她擔心小姐也跟著一塊上火。

陳嬤嬤端茶進來,瞧見小姐又在端詳那只碗,她默默嘆了口氣,還真是魔怔了。她輕聲咳了咳,“小姐,柳公子送東西過來了。”

江舒涵放下茶碗,接過陳嬤嬤手中的茶盞,“什麽東西?”

陳嬤嬤搖頭,“是個盒子,說要您親自打開。”

大丫鬟捧著盒子進來。江舒涵隨手掀開,裏面是一對滿綠翠鐲,通體顏色均勻、色澤飽滿。

她眼睛一亮,將鐲子戴到手上,翠綠的色澤,配上白皙的手腕,當真好看。

大丫鬟和陳嬤嬤連連稱贊好看。

陳嬤嬤忍不住道,“不愧是大商賈,玉飾店裏可沒有這麽好的貨色。”

江舒涵聽她誇柳木白總覺得有點別扭。

突然門外有丫鬟沖進來,“小姐,宮裏來人了。太後宣您進宮。”

江舒涵眼前一亮,“終於來了!”

陳嬤嬤也跟著笑起來。雙手合十朝皇宮方向拜了拜,太後娘娘,您是活菩薩,您終於將法子告訴我們小姐了,也不枉費我們小姐花了這麽多錢。

丫鬟們給江舒涵更衣,換上誥命服。

從宮裏出來,江舒涵領回了兩個匠人,命陳嬤嬤好生安置他們,“這是建寧窯場的匠人。太後特地將人叫過來,教我制曜變天目茶碗的。一定要好生招待。”

陳嬤嬤點頭應是。

接下來半年,江舒涵跟著這兩人學習怎麽制造曜變天目茶碗。

曜變天目茶碗的精髓就是曜變技巧。

所謂“曜變”是指燒制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瓷器的表面煥發出黃、藍、綠、紫等色彩融揉起來的彩光。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在燒制過程中使其形成一種非常薄的鐵結晶膜。

就是這種鐵結晶膜,將工藝難度提高了百倍。

半年來,江舒涵幾乎每天都窩在瓷窯裏,即便如此,她也只成功了一個。這還是她有基礎的情況下。

匠人稱贊江舒涵悟性好,江舒涵卻覺得還得再努力。

這工藝近百道步驟,只要有一處錯,就制不成。江舒涵只能多加練習。

轉眼又過了八個月,江舒涵終於將曜變天目茶碗的制作工藝全部記在腦子裏。

兩位匠人告辭離開。就在這時,出海一年半的海船回來了。

滿載而歸,到了碼頭,市舶司接管海船,將帶來的貨物賣給各個商戶。

兩個月後,當初投錢的地主鄉紳便能領到各自的分紅。

江舒涵這個出了二十萬兩的土財主也因此大賺一筆,就算扣除交給朝廷的稅,她也分到了六百萬兩。

國庫一年的稅收也不過七千萬兩,她這一趟幾乎賺到了十分之一。這是何等的暴利。

江舒涵轉手就將這銀錢獻給了朝廷,只求能學得所有官窯的制瓷手藝。

江舒涵為何會有此想法,原來江舒涵跟那兩個匠人學習制瓷工藝時,才知當世有許多制瓷工藝遠比曜變更為精妙。

如龍泉窯的青瓷茶碗(後世稱螞蝗絆),再比如“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鈞窯,再比如為朝廷燒制貢瓷的耀州窯。

它們每一個的制作手法都是瑰寶。

可據江舒涵所知,這些技法在後來都失傳了。

江舒涵覺得自己與其帶些寶物回去,還不如將這些失傳技法帶回去,更加有意義。

太後得知此事,欣然答允。

有人擔心江舒涵學會這些制瓷手藝,回頭自己開私窯制瓷販賣。

太後聽後卻不以為然,“官窯是供給朝廷的。她就算賣瓷,也只會賣向民間。完全不相關。”

或許是真的喜歡江舒涵,太後還特地叫皇上封為她秦國夫人。

因為有了這封號,江舒涵去各地窯場學習技法,倒是帶來不少近便。江舒涵對太後也越發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