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國際會議下(第2/2頁)

會議的標題是——地球命運共存體,內容主要關於國際合作方面。

時間越久,人類越知道,固步自封會讓人們對抗世界末日的難度系數呈指數上升,有些敵人知道弱點才能對付。

會議上,首先華夏大方和各國分享了當前入侵者的詳細資料,也從其他國家和地區代表人處得到一部分入侵者的新文化來源,對今後的戰鬥肯定更有幫助,其他國家多多少少給予補充。

入侵者資料庫將更加完善。

其次,華夏和美洲、古印度、西歐、俄羅斯等組織交換了一些空間陣的信息,華夏以道陣為主,但不能否認其他文化也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

世界是命運共存體,但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還是有區別的,強國往往能夠掌握更多的資源和關注度,很容易成為中心。

能夠給予出資料信息,都代表文化強國,在國際會議上參與度更高。

最後是國際合作問題。

當華夏表示自己想要建立國際合作體系時,基本每個國家和地區組織都表示想和華夏建立合作關系,甚至可免費提供陣石資源。

與華夏合作,當下最典型的得利例子是東南亞的東帝汶。

華夏現有在東帝汶國土內建立一個空間傳統站,可滿足10kg以內非生命傳輸,也派出合作專家團,共同研究東南亞。

包括陽獸資料、異變植物或獸類資料、如何利用陽剩環境、如何拯救陽世旺盛國民等。

如今東帝汶這個小島國已經成為整個東南亞最特別的國家。

曾經是以印度尼西亞為首的東南亞聯盟對其排斥,而今是東帝汶選擇是否和他們中的國家密切來往,情況有些返過來。

埋下的苦果自己吞回去。

東帝汶是幸運的。

這次參加的國際會議其他東南亞國家團體也派出了非常多談判人才,他們希望華夏能夠在東南亞國家裏再挑到自己國家,當合作者。

華方表示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距離近,暫時不需要浪費空間陣資源了,越南離福建太近,以差不多同樣的理由的拒絕。

剩下很多東南亞國家搬出已‘遺忘‘不少的華人文化,提高可能性,或者說曾經與華國的友好關系,甚至於歷史文化傳統。

最後華夏選擇了泰國。

不止因有華人血統的泰國人約為該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更主要因泰國佛學濃厚,他們佛學和古巫術在近期都有明顯的進步,地理位置和緬甸、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都有聯系。

東亞地區就不必再談了,華夏離哪兒都很近。

與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印度、納米比亞、俄羅斯等國家的合作已定,他們都曾是某一種核心文化或多種不同文化的核心地區。

和他們的合作一直未斷過,現在不過進一步加深而已。

全世界和歐洲、美洲的合作最有爭議,前者國家數量太多,後者疆土遼闊,一兩個合作站建不完的,國家又可能比不過民間雇傭兵組織。

會議上爭論了很久,主要是各國為了一兩個名額把四個大陸文明時期的恐龍化石時代都搬出來,一天一夜也沒出結果。

最後,綜合多方面考慮,華夏還是選擇了以文化來講事兒。

與北歐靠近北極的挪威朗伊爾城、英格蘭魔法與劍士學院、洪都拉斯瑪雅奇琴伊察民間傭兵組織、弗吉尼亞州X靈異部門合作。

對了,還有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唯一不是吉祥物政府的古巴,和位於大洋洲的新西蘭。

選擇和新西蘭合作而不是獨占一個大陸的澳大利亞,第一因東帝汶距離澳洲很近,和澳大利亞合作不具備必要性,第二,新西蘭現在成了大洋洲其他島國的核心國,澳大利亞還在被嫌棄中。

華夏第一批合作國家和地區差不多定下。

合作首要一步是趁著現在神秘入侵者,還未強大到毀滅一切是在各國建立空間傳送聯系,先從非生命傳送陣開始,讓雙方可以一定自由的資源和能源來往。

除了華夏,地球上其他國家地區之間也進行了一些合作協議,尤其是距離很近的國家。

當然,這次國際會議計劃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馬上成功的,距離越遠,中間隔的基礎戰肯定越多,會產生一些矛盾,一切都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會議的最後,吉星總結:

“等以後空間技術穩定了,再建設生命空間傳送陣,把整個世界連線起來,到時候肯定有更多的團體加入進來,共同抵抗末日。”

這話講的簡單,可所有人都看得出華夏的野心和迫力。

若是之前他們可能還有懷疑,親眼目睹過華夏基礎建設成果後,他們相信以華夏現在的凝聚力,絕對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