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眾神來華(第2/3頁)

他們只能讓隗林接下駐守南越的任務。展霆鋒已回福建省,堅守閩越這個地區,江南地區有很多名人靈魂,吳越地區由張媛媛帶守。

“孫冥——”

“申請留下。”

在遊輪回廣東濱海平原的過程中,孫冥進行基本的療傷,立刻沉迷於沉船出土的古簡,作為一個鬼師,他對水族很親切,對百越的興趣非常濃。

雲貴高原地勢崎嶇,山林中的濕熱蒸郁能致人疾病,即瘴毒,交通線路主要依托江河谷地,因此形成一個個相對孤立的社會文化地理單元。

中原農耕文明和南方海洋文明在這裏分割和交匯,是一個保存文明的重要區域,當地水族非常有可能是從百越眾文明遷移過來的。

終於找到鬼師傳承的突破口。

孫冥暫不打算回京都,對百越地區都有種親切之感,他的心裏比以前中二期健康堅強得多,身上的傷恢復速度很快。

“行,讓其他特工回京。”

秦始皇他們的目的是南越,又出現新的很多神靈,肯定是選擇留下繼續探索。

等不及遊輪回岸上了,隗林他們直接在遊輪上了飛機。

由於的目的不明確,隗林選擇了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當作臨時基點。

百越中南越包含非常重要的兩廣。

在漢武帝劉徹接受南越後,把封開縣城的一條小河命名為“廣府河”,寓意漢武帝“廣布恩澤”,自此該縣以東稱為“廣東”,以西為“廣西”。

封開縣是西江經濟走廊的中部,是通往“珠三角”及大西南的“咽喉”之地,是粵語的發源地,從這裏往哪裏飛都很方便。

隗林在封開縣擔任指揮。

而靈異部門的特工隊出動尋訪當地國民,尤其是古老部村落。

這些國家外交官和特工們已經飛往百越地區,新的一批又一批。

東南亞國家有點激動,不說本土文明,他們很多國家的古移民和百越有關,值得追一下源,甚至部分越南國民現在也驕傲自稱龍的傳人。

華夏:“……”

靈異部門的特工主要訪問咨詢了兩廣世居的壯族、瑤族、畬族、黎族村落或山寨的一些長輩們。

其中,瑤、畬、苗有親屬關系,畬族人口相對很少,瑤族人美容與醫術雙高,草藥的挖取、泡制有完整的技術傳承。苗族的名聲徹底走偏了,最有名竟是各種神秘蠱蟲。

壯族和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一脈相承,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是一個跨境民族。

南龍脈復蘇以後,少數民族的魂當然也有的,但語言隔離很嚴重,而百越的語言太過豐富了,以閩越最突出,他們的記錄一向以口口相傳的模式,而口口相傳最容易出現誤解。

因此,各地區的神話出現明顯差異性。

不同民族不一樣,同民族部落的說法不一樣,同時期不同祖先的說法又不一樣。

關於上古神話,百越存在數量更是非常多,沒有統一的信仰,廣東又是個56民族成份齊全的省份,相互融合相互影響不要太多。

光是族內起源各部落自己都有爭議,乃至於出現‘族源歧見’。

不管如何,各民族之間有個重要共同點——今晚十二點過後是傳統節日‘三月三’,這是他們非常重要和神聖的節日。

閩越吳越地區以及台灣省的特工都在反應,貴州侗族、海南黎族、湘西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的國民們同樣有三月三節日,台灣的高山族等也一樣,基本上百越包含的民族都在過三月三節。

只是,各地的紀念原因和意義各有不同。

壯族三月三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瑤族以三月三為“幹巴節”,布依族祭社神、山神,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了遠古祖先黎母的日子,畬族以三月三為谷米的生日……甚至部分布努瑤族部落明確祭軒轅的對頭蚩尤。

神龍恰巧在三月三以前蘇醒了。

對龍文化濃郁的百越國民來講,這簡直是天神的旨意,更值得他們狂歡慶祝,今年準備的美食音樂華服數量很多,是去年的三四倍。

一些村落部落的篝火在今晚零點會點燃,有些部落每年都會慶祝很久,尤其是當地旅遊業很發達的地區,有些民族聯合起來舉行集會。

隗林聽到這些匯報以後,提出合理性懷疑:“眾神們來華夏不會是過上巳節的吧?”

“上古對三月三的儀式感比靈異部門想象的更強,為什麽不?”孫冥認為這個說法具備一定科學性,眾神來華夏的時間太巧了。

三月三從來不只是少數民族的節日,這個清明節蘇醒的亡靈們都沒有忘記,自先秦至唐更是十分繁盛,從元明清漸漸消散。

蒙恬道:“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