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京杭大運河(第2/2頁)

這條人工運河把華夏的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鏈接在一起,把北龍脈、中龍脈、南龍脈的龍氣匯聚在一起,成華夏不可替代一條生命運河。

中龍脈和南龍脈蘇醒已經讓京杭大運河的中段南段出現了不少變化,不少幹枯的河道再次恢復曾經的繁榮生息。

“春風吹上洞山巔,滿野雲煙接碧天;梵宇崔嵬留古跡,窟巖鑿壁滴寒泉;數聲音樂空中響,幾樹松楸雪後妍;欲記聖德還刻石,蓬萊何必覓飛仙。”

在逆水行舟的路上,葉璐遇見不少的遺跡,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金、明、清都有,標記了一些重要的新財產,布置一些新任務。

“隋朝把這運河擴修得非常妙。”劉伯溫這兩日苦讀陣書,對龍脈的了解更進一步。

葉璐正在吃從洛陽宴會偷渡出來的古配方甜點,同意道,“是很巧妙,如果隋朝皇室的目的不是斬龍脈的話,真可以說是神來一筆了。”

而把京杭大運河最北端定在京都的元朝官員郭守敬,融合了天文、歷算和水利學知識,也算是另一個神來一筆了。

北龍脈發於昆侖山之中脈,綿延萬裏至燕山,京都成為北龍脈的匯聚之地不止依靠山脈,還和繁榮千年的人工運河有關。

烏篷船靠近京杭大運河的京都段,葉璐、孟婆、劉伯溫陸陸續續下了船。

展霆鋒已經領著不多不少的靈異部門特工在此等候,南京西安的混亂至今還沒有亂,他們希望距離龍脈復蘇近一點。

既然能夠一起闖秦始皇陵,地府閻王殿應該不會太排斥陽世人的幫忙。

“閻王主公,孟婆,劉先生。”

劉伯溫和孟婆對他們微微頷首,看不清模樣的葉璐默認他們跟在身後。

此時的京都已經由相關部門整合過,國民們在新聞上看到了通知,配合等待國家的調配。

“滴…滴滴滴…滴!”

當葉璐他們踏入京都時,刺耳的防空警報盤旋在整個城市。

相關部門:“國寶都暫時搬空了,已準備齊全!”

國民們:“來了!來了!來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司東旭:“一級戒備。”

特工們:“收到!”

展霆鋒:“龍脈在陽世的影響非常大,我們不得不提前做些準備。”

實際上,不止京都,北龍脈在的城鎮村莊全都有警報和提醒,靈異部門在與時俱進。

葉璐:“……”

真沒有那麽快,京都的風水局是最不明確的。

葉璐決定先沿著這座城市的中軸線附近走一走。

從永定門開始,包括正陽門、中華門、 □□、 端午門、宣武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神武門、萬景亭等。

長安洛陽南京等古都的中軸線都被破壞,只有京都不同,明、清、現代都不約而同保留元朝劃出的重點,把皇家建築基都定在這條中軸線上。

實際上,不是現代人不敢做,剛建國時他們拆的古建築非常多。

而是相關部門發現,有些東西是難以用科學解釋,出過不少的靈異恐怖事件,有一些事情單憑借官方的解釋都壓不住的。

比如最近的一次‘京都大工程’是奧運會修鳥巢。

在強拆明朝娘娘廟時,黑色旋風卷著黃沙席卷水立方,將工地圍欄的鐵皮卷起十幾米高,把建好可抗7級風力的臨時建築物幾乎全部摧毀,鐵架砸10多輛汽車上,又有宿舍和辦公樓被刮走,造成43人受傷,其中2人心電圖一度成直線。

在京都歷史上,目前還沒有過類似塵卷風的記錄。

相關部門決定保留這座具有文物價值的明朝娘娘廟,並撥款重新修復,為此鳥巢在原規劃的基礎上被迫向北移了100米。

封建統治者可以不顧百姓人權,可在現代社會不行,一部分古建築因此而得以保留,地鐵線也曾為此而增加經費繞道而行。

劉伯溫曾經為了尋找北龍脈到過蒙古、開封、秦皇島、青海、黑龍江等地,元朝古都自然也在他尋找的範圍內。

而且他發現一個神奇現象。

從京都到南京約950公裏,南京到長安約950公裏,長安到京都越950公裏,南、北、中龍脈的中心古都正是一個三角形的風水格局,按照幾何學,還是等邊三角形。

朱元璋怕這裏面有什麽牽扯與講究,忙讓劉伯溫對這三個古城溫和一點,破壞其他龍脈就行。

因此,劉伯溫對京都的了解也不多。

朱棣的建都選址在長安、京都、南京三者間徘徊,由於他哥朱標巡視長安死了,長安和南京一樣排除了,京都是當時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