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夏與巴比倫(第3/3頁)

華夏特工把女首領的陪葬品一一搬下來,除去正在京都醫院庫塞·哈基姆手上分不開的那件鎏金青銅器。

女首領骷髏不可以講話,國際團和華夏正在一起整理研究文物。

在陪葬品中,類似青銅器人物像出土的不少。

它們的數目和翁棺陪葬墓群恰巧對的上,可能是一種黑巫術,這些人物像全都是有翅膀的,相貌各式各樣,但基本上都深目高鼻、耳朵略尖。

這些人物像身上經過昨日一些,部分鎏金層脫落,露出采用特殊手法刻在裏面的古文字,初步判定可能是上古的一種未知巫術。

同樣是象形文字,它們比殷墟甲骨文簡單。

跟山東濰坊至濟南一帶和關中、內蒙古赤峰等地區出土骨器上的8000多年前的‘東夷文字’作對比,有幾十個重復的字,可能是同一個時間段斷的。

華夏考古學家興奮不已:“這是羽人的神像,應該是在夏朝階段,甚至比歷史記錄夏朝更早些的上骨巫咒,在神農部落的結繩文之後?”

羽人,顧名思義,長有翅膀的人。

《山海經·海外南經》:“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

《淮南子·道應訓》:“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

華夏在商朝到先秦時期,關於羽人出土的文物和記錄一向不少,他們很多高鼻深目,擁有異於中原部落的面部特征,和一定特殊能力。

後面朝代陸陸續續也有一些描寫和證據,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

但是,在華夏,哪個記得住名字的重要神仙是羽人呢?這件事讓民俗學家有些困惑,為什麽會有一個在神話歷史洪流中消失了的神族?

西方國家觀點不同:“或許這是西方上帝派來的天使?他們來華夏進行交流,因此,華夏人才沒有把他們列入華夏神話系。”

“不對,他們間有非常大的差距。”華夏方必須不贊同,有理有據擺出來。

“第一,高鼻深目不代表羽人族來自於歐洲,他們基本上是直發。第二,華夏的羽人傳說沒有任何他們的上司耶和華和他們來世界的職責問題。第三,這些出土的青銅器人物像上面的羽紋和文字充滿著東方氣息。”

然而

不可思議的事實出來了。

粘在醫院的伊拉克特工庫塞·哈基姆手上青銅器,身上的字不是東夷古字。

西方考古學家很熟悉,這是——蘇美爾人於西元前三十一世紀左右所創楔形文字,和古巴比倫出土的人類史上第一部 成系統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處於同一時期。

緊接著,在眼前的非常多青銅羽人像中,找出了剛剛忽略的零星幾個歐洲楔形文字的青銅器人像,數量很少。

只能說伊拉克特工運氣真好,眾所周知,古巴比倫在伊拉克境內。

至此,華夏和歐洲專家進行一場‘天使與羽人’的激烈辯論賽。

印度使臣艾瑞·班加羅爾出來和稀泥:“天使和羽人最大的相同點——出現的時間都在3000年左右,耶和華來源於《聖經》舊約中至高神,時間出現並沒有很多人以為的早,他出現過後,當然天使這名詞才有。”

英國詹姆斯·格林:“天使大量出現在古希臘古羅馬壁畫中,羽人在商朝周朝玉佩飾很多。”

那麽問題來了:“古羅馬古希臘以前呢?商朝周朝以前呢?”

“古巴比倫!”

“夏朝!”

同是在歷史上消失的上古文化,夏朝至今為止影子都沒有見到,可古巴比倫遺址已經非常非常明確了。

剛剛同時回答的兩個專家互視一眼,異口同聲道:“伊拉克!”

天使和羽人謎底只能前往伊拉克找尋了,順便找出庫塞·哈基姆和青銅器像的辦法。

美國和英國對視了一眼,預感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