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街小巷(第2/2頁)

和陸地上沒什麽兩樣。

吉星不由感嘆:“也許古代傳說中的海中龍宮是真的?真的有水中文明?或許那些遠古上神都隱藏在我們不知道的海洋中?”

一個華夏特工默默望天:

“猴隊,這是印度。”

比起印度大地之母普利提維,他們更該找的是女媧上神和伏羲上神。

“……”

留一部人在潛艇上面守護和維修。

其他特工們把探索的裝備重新換上,跟隨大衛·威廉姆斯、吉星、詹姆斯·格林三人,陸陸續續從潛艇走出來。

和曾經的孫冥一樣,張媛媛能帶給其他人很強的安全感,所以盡管她表現得很普通,但在隊伍中依舊有非常強的存在感。

強者為尊。

整個隊伍中,華夏美國英國印度的特工最多。

其他國家的人名額有限,危險重重的探索也是需要條件才能參加的,且最後得到的利益,大頭基本上也在那四個國家身上。

這個是之前商量好的。

特工們小心翼翼打開呼吸罩:“果然有空氣,無毒,比陸地幹凈不少。”

很多人都條件反射望天。

他們當然看不到藍色的天空,上面是深藍色的海洋,五顏六色的魚類和海底生物在頭頂遊來遊去,有點像海族館。

但又比海族館神奇得多。

黃金城的城門外又有幾棵沙棠,沙棠下面也是一些美麗的珊瑚或者蚌等,基本上都是死物,他們還發現了不少粉珍珠黑珍珠等。

專門的官方攝影團隊在這裏拍了不少照片和視頻,特工們則收集資料,這些特工不僅武力值高,功德都是正,且學識也高。

全都是精英。

“進去吧!”

“時刻警戒!”

“是!”

吉星他們小心翼翼進入黃金城,出現在面前的是一個面積不小的白石廣場,這個應該就是他們之前看到的凸出來的地方。

白石廣場上東面規整地有一點或大或小的長方形石塊,西面是一塊空地,在石塊和空地上有一些殘留的貝殼寶石棉花淘器等東西。

數量不算多。

最多的是一種石制砝碼,或者用貝殼制成的尺子等,上面有非常精密的刻度,這可是屬於9000多年的量尺和量器。

根據考古知,達羅毗荼人在很早掌握十進位制的計算規則,重量的基本單位是0.86 公斤,和這裏的數據基本上穩合。

黃金城中心處則是一個巨石柱圍起來的圓形,可能是個祭壇或石陣,陣中心有個坑,裏面在冒藍色的冷氣。

邊上停的不明材質東西類似於印度考古出土的一個圖案,這個圖案和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記載“空中戰車”飛行器很像。

具體是否,有待研究。

在圓形巨石柱的四周,有一些印有象形方塊的文字,他們看不懂,幸虧除去象形文字,這裏還有一些曾經出現在古羌族村落的同種結繩文。

因有古羌族部落的記憶傳承,華夏專家對結繩文研究比較多一些,初步斷定裏面有“市集”二字,這個文字和上古羌族遺留的結繩文很像。

根據以上證據,專家們猜測這個廣場很有可能曾經是上古印度的一個大型集市,這個集市可比印度現在的很多集市幹凈有序得多。

這個意味著可能在9000多年前,上古已經有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

采集樣品,繼續前行。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逛這麽古老的城市,選擇了黃金城中追一條自北向南縱貫小城區的寬闊馬路,兩邊是一些墻壁很厚的房子。

有的是兩三層樓房,有的是平房。

和瑪雅城市不同,裏面除去人類骷髏和動物骷髏,還有棉花、麥類、椰棗、瓜果等農產品,家畜家禽已經在馴養,骨骸確定有牛、羊、雞、駱駝、狗、馬等,非常豐富。

手工制品也一樣,素陶、彩陶、棉紗、棉布等什麽都有。

馬路上,每隔幾米就有一條東西向的小街與之成直角相交,小街是彎彎曲曲的小巷,裏面有不規則的路網,四通八達。

這些小巷和小街中才是比較舒服的居民房,基本上大多數居民房都包括幾套院落,少有的是簡陋的單間房屋。

如果不是全都是是用燒制的磚塊建成的,華夏應該比較熟悉這種布局,專家們檢查,這些砌磚的精細程度幾乎無法再提高。

而房屋正門通常對著一個寬敞的門廳,向前是一個院落,房屋的采光、通風十分良好。

因為印度熱,所以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有單獨的沐浴平台、許多家庭還有廁所,整個城市總有世界最先進的供水和排汙系統,可以將多余的水帶走。

這個可以說明,黃金城以前很有可能是在陸地上的,一個水井網為每個街區都提供方便的淡水來源,且還可以排洪。

這是個幹凈和勤勞的古城,和現在的達羅毗荼人所在區域完全不同。